|
- 2013年12月18日
作者: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王梦 这时节并不是游崂山的最佳季节,但是春夏秋崂山游人太多,偏是冬季人少,人少处幽静,则幽静方能细加体会,或冬季的崂山偏有意味也未可知。 驱车行至老君峰下,在太清宫石碑坊前停下,就见此处三面环山,南向大海,的确安详。这时候海上有灰亮的日头,透过萧疏的树木望过去,太清湾里的海水也是灰亮,更亮地反射着银色的日光。总之,一切都是灰色调的,灰到了底。再加上灰褐色的树木,灰白色的山石,适合于水墨和皴法,是不加色的国画了。 太清宫选址之人,云游四方,想来对自然是有感悟和比较的,十方道众在此好地相聚研道清修,讲的是与自然和谐。这也就是大道自然,或者说道法自然。太清宫自然环境之好,也可以从庭院里生长的树木看出。想来在春夏秋三季更是郁郁葱葱地茂盛吧?太清宫的树杂,有松柏,有翠竹,有古银杏树,树龄都在几百年之上,大约每代人观之,都会凭生出无限感慨吧。有明代山茶花,因此引发了蒲松龄的灵感而写出《绛雪》,故事情节多少有些旖旎,或者可以做新的解读。自然也是想象的源泉,山茶在这个季节开出了红的花朵,十分触目。有唐代的龙头榆,斜斜地弯曲着生长,宛若游龙,因此得名。最奇异是汉代的柏树上长有凌宵、刺楸,三树合一,乃是绝无仅有的奇观。据说奇花异卉达八十余种。走到院墙角,还有黄色的腊梅开放,嗅之清香悠悠。 三官殿供奉的是尧舜禹三位天地水官,依然是自然崇拜。进殿参拜,细细端详殿内雕像,大约都是近年所塑,色彩鲜艳,雕像周身设置有粉紫色灯光,照得雕像也是神秘幻化。随后参观三清殿。正殿供奉着三清尊神。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所以这三神也是最高尊神。道德经中的三生万物之三,也演化为道教的洪元浑元太初三个世纪,道无处不在,人格化之后就为玉清上清太清三尊神,道教对世俗化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现在还使用的道理一词和人们通常会说的你知道吗看出。两个配殿各供奉东华帝君和西王母。三清宫右拐,则是不大的关岳庙,供奉忠义之神,也使道教更加民间化。 看过神水泉,就走到三皇殿。中间的伏羲天皇手捧太极图,旁边是地皇神农和人皇轩辕。两侧供奉的是古代十大名医。三皇殿外旁边墙上,是成吉思汗皇敕给邱处机的护教碑文,用玻璃护着。 冬日的太清宫,正是一处幽静自省的好去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