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其貌不扬却远销海外河口沙蚕年产值3亿元
  • 2013年12月03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文/片 本报记者 段学虎
  东营有绵延的海岸线,广布的沿海滩涂成了开发的热点。记者从东营市海洋渔业局了解到,位于河口区的沿海滩涂,兴起了一个十分独特的产业——养“鱼饵”。这里所说的鱼饵,是一种沿海滩涂生物沙蚕,就凭这一条条二十厘米左右的小虫子,河口区预计一年能实现产值3个亿,而且产品远销海外。
   年产沙蚕2500吨
 每公斤卖到35—40美元

  11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口区北部沿海滩涂上的东营振宇水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沙蚕养殖场内,随行的河口区海洋渔业局工作人员在路上就给记者打上了“预防针”,“沙蚕的模样长得可不好看,很多人见了都会害怕,但它是目前东营海洋产品的一个重要出口项目。”
  走进养殖场的成虫装箱车间,十几位工人正在忙碌着将新收上来的沙蚕进行称重装箱工作,一条条蚯蚓模样的小虫,被工作人员清洗干净,称好重量后,被装进一只只泡沫运输箱,“5公斤一箱,这些小东西价格很高,可要称量准了,今天抓紧装箱,过几天就要发往国外客户那里了。”从一位操作工人口中,记者得知,这些小虫子,过不了几天就要离开东营,漂洋过海,出口到日本、韩国、西欧和中国台湾等地。
  这小虫子能干什么?工作人员看出了记者的疑问,就领着记者来到操作间的入口处,在墙上的小黑板上,清晰地写着近几天养殖场内沙蚕的流向:11月26日,韩国35箱;27日,台湾42箱;28日,日本80箱;29日,韩国40箱,日本50箱;30日,日本60箱……“在咱们这,人们可能觉得这东西长得挺吓人。殊不知,这是上佳的钓鱼用鱼饵,目前,出口韩国一公斤35美元,出口日本要卖到40美元,如果卖到西欧,价格还会升高。”公司负责人魏知军告诉记者,目前的沙蚕养殖主要还是应用于钓鱼用鱼饵,他养殖场里的沙蚕,主要用于出口,“总投资1.1亿元的首期2000亩沙蚕养殖基地已经建成投产,年产沙蚕2500吨,产值3个亿,实现利税1.2亿元。”
  “目前沙蚕养殖在黄三角一带还是新鲜的事物,我们就是瞅准了这种小众化市场,现在沙蚕已经成了我们公司的一大特色产品,也成为东营市水产品出口的重要一项。”魏知军说,其貌不扬的沙蚕其实是可以食用的,“营养价值还很高,目前主要用作垂钓饵料,现在也有用于高端水产养殖的饲料。市场前景很可观。”
 湿地泥土食物充足
 每平方米水池产3公斤

  记者来到养殖场内,一处处水泥砌边的长方形水池,布满了整个海岸滩涂,跟普通水池水渠相似,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每条水池的底部都铺上了厚厚的泥土,水池的两端,分别开一处进水口和出水口,这就是沙蚕在东营的家了。
  “目前,我们的沙蚕养殖有两种养殖场所,一种是像这样露天的水池养殖,一种是在水池上加建保温大棚的温室养殖,温室养殖的优势是能保证沙蚕一年四季生长,不受季节、天气影响,保证我们公司的沙蚕能够正常供应给客户。”当日,正值一处温室大棚内的成蚕收获,记者有幸目睹了沙蚕的挖取过程。在一处温室大棚的沙蚕养殖池内,海水已经被抽干,五六位工人一字排开,手里拿着钢叉,蹲在泥土里,小心翼翼地翻着池底的泥土,在新翻开的泥土中,一条条蚯蚓模样的小红虫被工人们细心地收集起来,这就是被挖出来的沙蚕。
  “东营的滩涂地,一平方米能年产沙蚕3公斤,如果按目前的市场价格,一个平方米的养殖滩涂就能产出100多美元。目前公司内共有沙蚕养殖区2000亩,实际养殖区域83万平方米,这里面的产值多大就可以算出来了。”现场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相比于国内其它的沙蚕养殖滩涂来讲,东营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首先是滩涂面积广阔,引海水方便,另外黄河淡水和海水在这里交融,湿地泥土里有充分的食物,能保证沙蚕的成长。”另外,该企业还开展了沙蚕育苗项目,在育苗车间内,保持室温的供暖制冷全都由地热解决。
  “我们除了自己养殖沙蚕,还开发了与周边居民共同养殖的新思路,企业将滩涂分包给周边居民,周边居民负责养殖和日常管理,产出的沙蚕再由企业统一按规定价格回收。”河口区海洋渔业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分包到普通农户的沙蚕池也已经正常运行。
  河口区这一企业目前已建成养殖池4073个,并形成了孵化、实验、加工、供电及供排水配套设施完善的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努力,河口区的沙蚕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有了10%的份额,振宇公司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沙蚕养殖加工出口企业。
 深加工潜力大
 或可用于人造血液

  “据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沙蚕的年需求量在3万吨。其中,日本市场年需求量7000吨—8000吨;欧洲、美国等市场年需求量约4000吨;此外,韩国、东盟及我国台湾省需求量也在逐年扩大;国内年需求量约5000吨,总体来看,沙蚕资源在国内、国际市场均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谈到沙蚕养殖的前景,魏知军告诉记者。从长远来看,沙蚕深加工潜力巨大,法国居里夫人实验室已将沙蚕血浆成功用于器官保持液,进入临床试验的准备阶段,一旦沙蚕血浆用于临床,将进一步打开国际医用及保健产品市场,需求量将会继续扩大,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魏知军介绍,法国方面的科研机构来他的养殖场考察过好几次,“他们曾经从我这边订购500吨沙蚕,但是被我拒绝了。我想的还是能不能把他们的技术引进过来。从长远来看,拉长产业链,才是东营沙蚕养殖长久的有效办法。”
  据媒体报道,从沙蚕体内提取出的“蚯蚓血红蛋白”是目前唯一一种在一定的物理和化学应力后,仍能保持稳定状态的血红蛋白,目前已经在15种动物身上做了实验,并无不良反应,不远的将来或将投入人体临床试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