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营签下森林保险第一单
全面推广尚需更有力政策扶持
  • 2013年12月03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本报记者 聂金刚
  最近东营博林生物公司签下了一份森林保险。这是东营第一份森林火灾保险,标志着东营市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正式进入实际运行阶段。有了这份保险,入保方可以不用再为森林火灾等造成的损失而发愁,经营风险大大降低。
   1200亩林木入保成第一单
  12月2日,记者从东营市林业局获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市分公司与东营博林生物公司签下了一份森林火灾保险。东营博林生物公司投保面积为1200亩,保险费为60375元,保险总金额高达862.5万元。根据约定,保险期内由于火灾、暴雨、暴风、台风、洪水、冰雹、霜冻、暴雪、雨淞等原因造成保险林木流失、被掩埋、主干折断、倒伏或者死亡,承保机构将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入了保险,心里有底了。”东营博林生物公司总经理刘广华说,他们公司流转了5000亩土地种植林木,主要进行苗木培育。现在种植的杨树都有9年时间了,总价值能到5000万元。林木数量一多,安全管理上就很费心,入了保险后风险就降低了。
  东营市林业局林业改革发展科工作人员介绍,东营的林业存在地域的特殊性,由于土地盐碱程度高,土地条件较差,同样是植树造林,东营的难度非常大。可近几年风涝火等灾害频发,已经影响到了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这次森林入保是一个开始,可以带动林农、林企陆续参保。”
 林业风险防控体系尚未完善
  记者了解到,按照企业得利、农民得益、政府得绿的造林机制,东营市规划建设的30处生态林场,能新增造林面积80万亩。今年先期实施了11处、35万亩的生态林场建设试点,在城区、沿海、河道构筑起森林环抱、湿地相间、绿茵棋布的生态格局。生态林场的建设,不仅快速增加了全市成片的造林面积,还能充分发挥规模效益,提高林业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率。
  尽管森林面积在不断增加,可是林业风险防控体系还不完善。林业改革发展科工作人员说,单打独斗的林农没有入保险的意识,而规模偏大的林企又因为费用过高而不愿选择入保险,这使得森林保险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处境。“即将建成的生态林场中林木数量多,推广防范风险的方法很有必要。”
  林业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善还卡住了林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林农、林企无法保证林业资源无风险,他们在林权抵押贷款方面也遇到了难题。由于承担较大的风险,金融机构不敢或不愿为林农发放贷款的情况很多。
 推广森林保险有待政策扶持
  森林保险覆盖率低,对林业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森林保险不仅能分散林农、林业企业、国有林场等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对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提升保险经办机构经营效益,更是深化东营市集体林权配套改革的重要举措。
  “可以借鉴农作物保险的经验。”东营市林业局林业改革发展科副科长王唯介绍,目前东营市棉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保险工作已开展6年,保险面积达到了作物面积的85%以上,群众投保的积极性很高,防灾减灾效果明显。
  “全面推广还需要出台支持性政策。”王唯介绍,棉花等农作物的保险政策是各级政府负担80%,农户负担20%。下一步东营还要积极出台林业保险的相关政策,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森林保险才能全面开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