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机关干部骑车去基层“串门” |
| 胜南社区基层人员碰到领导有什么就说什么本报记者郭丹丹通讯员王成军陈英 | |
- 2013年11月27日
作者:
-
【PDF版】
|
|
|
 | 胜南社区的自行车整齐地摆放在存车处。 本报记者 郑美芹 摄 |
|
在胜利油田胜南社区,工作人员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了蹬自行车的双脚上。据了解,到今年11月,胜南社区机关工作人员骑车下基层的活动已经进行了8个月了。从有点惊讶到慢慢适应,胜南社区南苑小区基层人员已经习惯了见到机关工作人员时有什么就说什么了。 干部骑车进社区就像串门 基层还没有接待负担 胜南社区南苑小区物业站副站长刘波如今已经习惯了与骑车过来的社区领导打个招呼,然后接着忙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他知道,领导并不需要自己陪着。领导们停下自行车,支起支架就会自己四处转转,与物业站上的职工和小区里的居民们聊聊天。 11月15日,距机关领导上一次来站上的时间并不长,刘波记得很清楚。“在其他人看来,可能只是交通方式不一样,但是对我们来说,这里面有很大的差别。这正是领导们切实走群众路线的体现。”提起骑车活动开展前后的变化,刘波的感受非常深刻,“领导骑着车来,不带同行人员,没有司机,感觉他就像是跟我们一起工作的同事一样,没有什么距离感。聊起天来也像在拉家常。” 在如刘波一样的基层工作人员眼中,机关领导们坐着车来更像是“视察”。刘波说,以前社区领导来物业站,如果物业站的基层干部在工作现场忙活,职工可能会把他们叫回来。”但现在,他们肯定不会打扰在外的基层干部。“机关领导骑着车来的,想走就走了,有可能干部还没赶回来,领导已经走了。” 习惯坚持已经8个月 基层“挺怕领导骑着车就来了” 在胜南社区的办公大楼楼下,停着几辆外形统一的自行车,车身上标着几个不同的编号。“3号”自行车已经被借出,而其它几辆自行车的零件看起来也并不新。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车是胜南社区在今年3月份统一购置的。3月份,社区开展机关人员“骑车下基层”的活动至今,这项活动已经坚持了8个月。 工作人员借车非常方便,只要在门卫处登记借车部门和姓名即可把车骑走,返还时再登记还车时间即可。负责监督和登记的门卫工作人员说,如今的借车登记本已经是第二本了,上半年的记录几乎记满了,一本已经上交保存。而在最近的登记记录上,社区副主任、社区党委书记等人的名字都在列。门卫回忆,平时如果不开会,这些自行车就经常供不应求。“经常上一拨还没骑回来,下一拨就已经在等着了。” 在胜南社区下属的桐凤物业公司门口,记者见到了已经被借出的3号自行车。这是社区机关工作人员王丽到桐凤区域,组织50名基层员工参加社区物业系统技能人才心理辅导巡回培训班活动时的“坐骑”。“骑车挺好的,锻炼身体,还低碳环保。”王丽说。 其实,交通方式的改变也让从前坐在汽车后座的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们得到了主动权,因为骑着自行车可以轻松拐向他们想去的地方。例如,兴河小区围墙的石头松动、汽修幼儿园室外音响老化等问题,就是社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恩庆顺着院墙走时发现的,并且很快都得到解决的。如果坐在车里,他很难注意到这些。 每周,社区安全总监贾长林与几名区域安全主任监督相约骑车来到社区周边各小区,进行对重点工作的检查,查看落水管、墙皮是否脱落,检查井盖是否有损坏,还和这里的员工、居民交流如何扫除身边的安全“地雷”。 “以前需提前电话联系好车队,还得等车,”贾长林说,“现在,一会儿就到了,一路看得更仔细,有问题随时就落实了,省了中间环节,效率高,也省了车费。” 其实,最让贾长林开心的是,他能随时与小区居民拉家常,听听群众的意见。各小区的“小区安全隐患征集箱”就是这么设立起来的。随之形成了“单位全员查找、小区全民查找、区域安全主任监督”三位一体的胜南辖区安全监管模式。 机关人员骑车来得越来越勤,也让刘波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我们有时候开玩笑,挺怕领导骑车来、走着来的。他们这么过来,想往哪儿拐就往哪儿拐,哪的井盖没盖好、铁丝网有问题都会被通报,我们也肯定会更多地注意工作里的死角和细节。”
问题从反映到处理 两周左右就“搞定” 虽然“怕”,刘波还是希望机关干部能来基层转转走走,因为这样领导们亲切,没架子。“他们来了一般都会问问我们对工作还有没有什么建议,我们也都抓住机会赶紧反映。” 南苑物业站工作人员注意到,由于小区相对老旧,小区路口的花砖损坏程度已经非常严重,修补和改造工作必须提上日程。但这些工程都需要很大的成本和投资,物业站和物业公司都负担不起,只能上报上级单位解决。按照以往的解决方式,物业站需要做详细的报告和计划,再逐级上报。刘波抓住领导骑车来站上“串门”的机会,反映了这个问题。两周左右的时间过去了,这件事情已经在机关进行讨论,进入研究申报计划的阶段。而按照曾经的程序,要进入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从钻出小轿车到支起自行车架,胜南社区工作人员的脚和心都变得更接地气。到如今,胜南社区的公车使用量已经降低了20%到30%,除了去偏远地区,机关人员们更喜欢一蹬脚踏板就走。虽然“骑车下基层”的活动在胜南社区一直都不是强制施行,但胜南社区的纪委书记王志强也对机关人员对自行车的“热爱”非常欣慰。“毕竟你坐车去和骑车去是很不一样的,骑车去、走路去,基层职工和居民肯定愿意跟你说心里话。更何况,骑车出行,还节能省耗、低碳环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