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心在押人员、搭建举报平台、建设文明监所 |
| 滨海看守所温情感化人心 |
| 本报记者顾松通讯员卢明孙舒 | |
- 2013年11月27日
作者:
-
【PDF版】
|
|
|
 | 看守所民警走访在押人员的家属。
|  | 民警正在为律师办理会见在押人员手续。 |
|
厚重的高墙、沉闷的铁门、冰冷的电网,从外围看滨海看守所,这里冷峻的让人畏而远之。进入高墙内,这里也依然保持着看守所固有的威严与肃然。但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文明规范的环境、从容有序的状态,却让这个看守所内不再冷漠沉闷,相反,却无处不是和谐的监管氛围。 随时掌握在押人员心理动态 细心监管换来8年无事故 2013年7月的的一天,滨海看守所像往常一样平静。在押人员劳动之后开始进入午休,负责当天值班任务的看守所政委裴勇正例行查看监室。突然,7号监室一名男性犯罪嫌疑人李某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李某坐在床边,目光呆滞望着窗外。多年的监管经验告诉他,对这种状况绝不能掉以轻心。 裴勇一方面通知其他值班民警通过视频监控观察李某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立即调阅李某的相关资料,并找到同案犯罪嫌疑人了解情况。经过一番调查,裴勇发现涉嫌贩卖毒品的李某,很可能因为将要被处以重刑,无法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事不宜迟,裴勇立即组织值班民警对李某所在的监室进行彻底搜查,很快一把尾部已经磨尖的牙刷在李某的枕头里被发现,一起自杀自残事件成功避免。 但此时的裴勇仍不敢掉以轻心,为确保李某的人身安全,裴勇把他列为了重点监管对象,安排专人24小时进行监视。同时,裴勇也反复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连续几天的深谈使李某最终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并戴罪立功,为公安机关及时抓获其他贩毒团伙成员提供了有力线索。 “要为工作想办法,不为事故找原因”这是裴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押人员失去自由后,表面驯服,但心理会发生扭曲,稍不注意就容易演变为伤人、自伤事件。”裴勇说,和他一样,看守所每名民警都对自己所管理监区的在押人员的各类情况了如指掌。“哪个人睡在哪个铺位,有哪些亲属,最近思想动态如何,民警们都得随时掌控。”在裴勇看来,即使有监控,民警也要不断在监区进行巡视,让犯人看到民警,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警力的效能,筑牢监所安全防线。“在监区值班的民警,平均每天光巡视就要走20公里,一年走过的路程相当于走4个万里长征。”裴勇说。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监管民警几乎没有节假日之分,只能轮流倒休,国庆长假、春节对于他们而言,也是很平常的工作日。一名在看守所工作了20多年的老民警开玩笑地告诉记者,“犯人是有期徒刑,而我们是无期的。干监管这一行,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要耐得住寂寞,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和决心。否则,你很难做好监管看守工作。” 执着的坚守换来的是光鲜的记录。截至目前,滨海看守所实现连续8年无脱逃、自杀、自残等事故发生,保持了连续8年无超期羁押、无民警违法违纪的记录。 定期举办书画展、歌咏比赛 感化、关怀在押人员 “我只想说声谢谢”。11月19日上午,记者在一摞材料里发现了一封感谢信,这封感谢信出自一名曾在滨海看守所服刑的在押人员。 据介绍,入所初期,这名在押人员因身患多种疾病被调到了病号监室。当他发病时,看守所的民警带他去医院看病,主动在医院陪床照料,出院后定期由所里的医生送药和营养品,并有民警经常与其谈话交流。对于民警的关心和帮助,他在感谢信中写到:“作为一名触犯国家法律的在押人员,能够享受到如此的待遇,我还有什么要求呢?我会好好改造,好好做人。在此我发自肺腑对所里的领导和管教说一声:谢谢你们。” “他们缺失的是自由,但他们也是人,需要社会对他们的关怀,”裴勇说,让在押人员感觉到社会的温暖,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到所犯的罪行,从而改过自新。 而看守所对在押人员的温暖与关怀,绝不仅仅体现在他们急需帮助或遇到危难时,更体现在平日的方方面面。夏天,他们会为在押人员提供绿豆汤、冷饮等防暑饮料;冬天,他们也会为生活困难的在押人员免费发放衣被;组织在押人员开展文娱活动、定期举办在押人员书画展、歌咏比赛;定期对监室进行消毒,消除传染病源。 今年32岁的郭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2012年因参与团伙盗窃原油被滨海警方抓获。刚进看守所时郭某抵触情绪非常高,经过民警耐心细致地教育感化,他逐渐放下抗拒心理,积极投入到改造中。因在看守所表现良好,今年中秋节前,看守所领导到其家中进行了走访看望,并分别为郭某及其家属录制视频,为他带来亲人的嘱托。 “能有这样一次看到亲人的机会我真的很高兴,同监室的人都很羡慕,我以后一定会继续好好改造,争取早日与家人团聚。”郭某说。

 盗窃犯检举立功 主动递交检举材料 在不了解监管工作的人看来,看守所的职能单一,“无非就是把犯罪人员看住,别让他们跑了”。但在王传明这位有着33年监管工作经验的“老公安”看来,监管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有关违法犯罪人员集中进行看押管理和教育救治的重要任务,是公安机关预防、打击、惩治违法犯罪的重要阵地。 “在这里,你不但要把犯罪嫌疑人看好,还必须教育好。一方面要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重新树立他们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认真改造。同时积极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深挖犯罪”王传明说。 今年11月10日,孔某因涉嫌伙同他人盗窃原油10余吨被滨海公安局刑拘,但在进入看守所后,孔某却显得心神不宁,这一切都被王传明看在眼里。入监后第二天,孔某就向监区民警反映胃疼,随后看守所医生为其诊断后决定带他到医院就诊。在医院经过一番治疗后,医生对民警表示孔某身体状况良好,但孔某却依然喊疼。“我们观察发现,他始终都在寻找机会伺机逃跑。”王传明说。回到看守所后,民警马上组织与孔某谈心,并对其家庭情况展开调查。 民警调查发现,孔某的女儿今年刚4岁,他被刑事拘留后最担心的就是老婆要和他离婚。民警同时还了解到,他的父亲已是癌症晚期。针对这些情况,民警去他家里走访,和他妻子唠家常。经过民警的劝解,孔某妻子表示一定会等孔某回来,在他服刑间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好家人,并请民警一定转告孔某好好表现早日回家。“当我们把家中的情况转述给孔某后,他的情绪马上好了许多。”王传明说。 有了家人的支持,孔某很快就放下心理包袱主动找民警提供检举揭发材料,期望可以通过积极表现为自己减刑。目前,看守所已经将孔某检举的材料移交到辖区公安机关,待刑侦部门核实后向法院提供孔某立功表现的材料。 教育感化在深挖犯罪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押人员积极检举揭发犯罪行为,今年以来已经有400余人次书面递交检举材料,看守所获取各类犯罪线索200余条,破获刑事案件30多起,涉案价值10万余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