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访黄河三角洲人文地理系列之六
利津黄河险工和那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李金金
  • 2013年11月23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九十年代中期,汛期中的王庄险工,工作人员在探摸根石。通讯员 崔光 摄
  王庄险工中的亭台楼榭。 本报记者 任小杰 摄
  初冬的张滩险工风景如画。 本报记者 任小杰 摄
  张滩险工距利津县城较近。 本报记者 任小杰 摄
  王庄险工地势极为险要。 本报记者 任小杰 摄
  黄河携泥沙而来,一路沉积便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悬河”,成为真正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此险要的“地上河”,曾给两岸人民带了无数灾难,冲破防洪大堤,摧毁村庄,淹没良田,致使两岸人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位于黄河下游的黄河利津段也有几处比较险要的位置,历史上都曾发生过规模较大的险情,为了抵御洪水,涌现出不少感人的英雄故事。有着治黄工作三十余年的老黄河人崔光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利津黄河三处险工背后的故事。
  ●王庄险工
 黄河下游30公里“窄胡同”之出口
  从利津县城东外滩沿黄河大堤,一路沿堤北行,约25里处,黄河忽然拐了一个90度的大弯调头东北,湍急的黄河水卷着环环漩涡冲向岸边,这里就是王庄险工。据崔光介绍,158年前,它所处的位置还是大清河道的一个陡弯。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河道自利津入海,完成了有记载以来的第六次大改道。30多年后,黄河泥沙填满大清河道,由昔日的“水行地中”成为悬釜之势,利津“以一壤之地纳千里之洪波”,连年决口,甚至一年数决。而王庄险工抱水迎洪,大溜顶冲,每逢汛期,更是屡屡出险。1899年,开始用秸埽在这陡弯处修筑险工,后改为砖坝。
  站在王庄险工43号主坝向西眺望,其险要之势尽收眼底——黄河自西南迤俪而来,穿过30公里著名的“窄胡同”河道,主流直冲王庄险工,然后猛然掉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呼啸着向东北狂奔。放眼望去,河面陡然宽阔,黄河愈发恣意。据《利津县志》记载:1883年至1955年,黄河在王庄险工处决溢5次,在其上下不足20公里之内,则有46次之多。其位置之险,可见一斑。
  在这里,黄河职工张汝宾因凌汛抢险英勇牺牲;在这里,黄河第一位全国劳模于祚棠率队迎战特大洪峰,面对坝身塌陷、石料缺乏的严峻形势,急中生智发明了“以淤代石”而力拦狂澜。
  王庄险工全长2500多米,80段石砌埽坝犹如身披铠甲的武士,手挽手,肩并肩,时刻准备着向洪水宣战。在那由块石、坝段组成的章节里,字里行间向我们传递着百年来黄河文化的精华与魅力。
   建国后的第一次凌汛决口
  据崔光介绍,1951年的2月3日,王庄险工发生了一起让黄河人数十年羞于提及、难以言传而又刻骨铭心的灾难。凌晨1时45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凌汛决口在这里发生。暴戾无羁的凌洪在王家庄险工下首冲决了大堤,撕开了大坝,裹冰挟凌倾泄直下。堤下村庄锣声骤起,刚刚从艰难岁月中走出来的人民群众又一次陷入了洪灾的深渊……
  王家庄村的王明海老汉是这样讲述那些日子的:大老远就能听到插冰的声音,村里能拿动锨的都上去了。那冰翻着个儿往上鼓,一会儿一个样儿,两天的光景就堆上来啦,满河道里都是冰,不见水。黄河上和队伍上的人没白没黑地在河里炸,可不等炸开就又封上啦,县里的首长们也都守在这里,谁也不敢离开……在抢堵漏洞中,年轻的黄河职工张汝宾、村长刘朝阳、赵永恩被洪水卷走,当场牺牲。这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决口处曾于1895、1896年两度决口,均以稭埽堵复。堵复后埋于堤下的腐料厚达1米多。这次凌汛水位特高,渗流冲破地面锐不可挡,终于导致隐患成灾。
  4年后,在王庄险工上首25公里处一个叫五庄的小村旁悲剧重演,其因其状与此颇为相似。
  崔光告诉记者,其实,这两次凌汛决口的原因,应该是旧中国埋下的隐患,新中国初建,百废待兴,况且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科技等,难以与自然之力抗衡。但是,凌汛过后,一场声势浩大的锥探灌浆、翻修隐患堤段的运动在大河两岸兴起,接着,三门峡工程投入运转,三次大修堤使堤防的抗洪能力空前提高,继而小浪底工程建成,下游凌汛已基本在黄河人的掌控之中。我们回眸两次凌汛决口的前因后果,正是凸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治黄的无穷威力。
  约30年前,一种名为“席花缝”的砌石技术从王庄险工走向全河。这种凝聚着黄河职工聪明才智的席花坝,结构严密,稳定性强。整个坝面如同一领领条石编织的巨大芦席,与奔腾的黄河交相辉映。大河治理从来就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王庄险工从最初的秸埽、砖埽、干插乱石到后来的丁扣石坝和浆砌席花坝,处处彰显着国力强盛所带来的黄河上的日新月异。
 粗壮柳树见证险工历史
  11月17日,记者驾车从利津县城往东北方向驶去,来到王庄险工处,这里正在进行黄河堤防标准化建设,对黄河大堤的堤顶进行加高加宽,将来,王庄险工将少一些“惊险”。
  工程施工遮不住王庄险工的巍峨壮观,全部石砌的坝埽犹如水上长城,一方方摆放整齐的防汛石料数也数不清,一排排粗壮的柳树见证王庄险工修筑的历史。这里建有凉亭、花池等景观设施,险工坝面进行了充分美化,坝顶备防石按标准垛方抹边,坝号桩、断面桩、简介牌等标志齐全,规范醒目。临河面杨柳葱郁,背河面速生杨茂密挺拔。
  据介绍,险工背后的套堤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全部淤平,代之是一片林带和杨柳掩映下管理段房。在曾经凌汛决口的地方,一座80个流量的引黄闸在为黄河三角洲流金淌银,它的北面与对岸,高高的石油井架与新式采油机成行成排,王庄险工地下,有着丰富的石油储量。
  位于王庄险工至王庄引黄闸,东西长约1500米,总面积约30公顷。该处景观将王庄险工、王庄河务段庭院和王庄引黄闸、王庄闸管所联为一体,成为一处独特的旅游景点。

●张滩险工
 抵御洪水之人工屏障
  张滩险工位于利津县城东南角,为县城抵御洪水的人工屏障。黄河于1855年夺大清河道自利津入海后,多年后河由地下河变为地上河,河成悬釜之势。清光绪十七年(1891)开始在现张滩险工上首修筑乱石坝,后随着河势变化不断加修改建遂成目前规模。埽坝20余段,长度近700米。张滩险工于1947年抢过一次大险。自1949年后渐渐脱险。
  张滩险工始建于清代光绪十七年(1891)间,出险时修乱石坝4段,位于现在的1-10#坝间。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溜势下延,又接修乱石坝数段,位于现在的11-18#坝间。民国期间,石坝相继改为秸埽。后又重做秸埽14段,砖坝4段。1956年,溜势再度下延,18#以下接修两段秸料护沿。至此,险工定位在307+086-307+778之间。1947年秋汛抢过大险一次。自1978年开始,按照黄河水利委员会部署,对主要着溜坝号按1983年防洪标准陆续进行了加高改建,其中10-11#、14-18#坝段达到2000年设防标准。自1986年开始中小水脱险,并逐年加剧,目前坝前普遍淤宽100米左右。
 遥望大河美不胜收
  17日,从利津县城东南,在黄河利津大桥西侧,沿一条平坦的黄河大坝之路而上,最先到达的就是张滩险工。张滩险工距县城较近,对利津县城来说,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张滩险工处河面宽阔,水流湍急,左岸石坝高耸、树木葱茏。景区建有假山、凉亭、步砖甬路,栽植有名贵花木。
  据介绍,若在早晨或黄昏时间,站在桩号为XG0024位置,遥望大河上下,薄雾蔼蔼,如轻纱笼罩,对岸绿树成排,半悬中天,如现海市蜃楼。回望黄河大桥,两岸铁塔高耸入云,上有条条钢丝斜拉,犹如一架巨大的竖琴,横架桥上,依天而立。
  大堤外侧西部淤背区建有高科技苗木示范园,总面积30亩,种植黄金梨和绿宝石梨3000株。如果游客8月份来到这里,还可以跟果农一起体验采摘果实的乐趣,其乐无穷。
  张滩险工处,河面波涛奔涌,桥上车辆如梭,绿树周裹,花果飘香,景色蔚然。景点与大桥连为一体,南有险工、北有大桥、中有花果绿树长廊,构成了一副完美的风景画卷。
         (本文参考资料由崔光老师提供)





  ●宫家险工
 黄河入利津之门户
  宫家险工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开始修筑,随溜势下延逐步修做,至上世纪50年代遂固定在目前位位置。百年来,经过数次大的险情,不断加修改建,解放后全部石化,共计58段,全长2081米。
  宫家险工为黄河进入东营的门户,与对岸的麻湾险工成犄角之势。宫家、麻湾险工以上河段宽阔,两岸堤距大。黄河自滨州入境,直冲麻湾险工,遇阻后折向宫家险工,然后进入东营境内的30公里狭窄河道,是为黄河下游著名的险段“窄胡同”。至王庄险工折向东北,河面宽泛。
  宫家险工古来为利津县之门户,宫家出险,殃及利津、沾化全境及无棣大部,受灾面积较大。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影响较大的决口,一是民国十年(1921)7月19日的宫家决口,在宫家险工上首,现五庄村南。决口后利津210村沾化80余村、原滨县50余村受灾,无家可归露宿大堤者6万余人。受灾面积5400平方里。二是解放后1955年在宫家决口的原址发生的五庄凌汛决口。
 任道远为民请命闯督府
  光绪年间,在宫家险工上首,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宫家决口,这段汛情的背后,还有一段鲜活的故事。
  据崔光讲述,利津曾有一位义士姓任名道远,字子重,城区店子街人。任道远像貌奇伟,铁面亦亦,英姿勃勃,遂自号铁崖。他于世于事颇有气节,且好鸣不平,其文章亦奔放奇绝。少年即外出求学,毕业于武定中学,学校曾勉奖为岁贡生。他于民国二年(1913)任无棣高小校长。1920年,利津县长姚雨人闻其才聘为县劝学所所长。
  1921年7月,黄河水暴涨,利津城南宫家险工水势湍急,风大堤险,宫家坝决口。波及原滨县、沾化、无棣三县,荡民居,坏校舍,民不聊生。任道远目睹惨状,感慨忧愤,面对此景,如何能坐视不顾!
  于是,任道远与纪鹗元等热心公益的同仁们打点行装,先后奔赴天津、北平、河南、安徽拜谒军政当局,谋求赈济。接着,又与纪鹗元代表四县灾区,率数百灾民到省府请愿,要求堵合宫坝口门。
  衣衫褴绺、号哭震天的灾民们拥挤在督军衙署门前,要求面见督军。而守门的仆从不为通报,任道远疾步向前,厉声叱责:“走开!看谁敢阻挡!”振臂高呼径直而入,众灾民随之而进。督军田中玉连忙迎出,整个督府衙门人声鼎沸,一时无法控制局面,亦无从问起。任道远上前深施一礼,不卑不亢,将宫坝决口后百姓流离惨苦之状及口门堵复之需要一一道来。其言辞之恳切,思辩之缜密,使督军大为感动,当场应允任道远及灾民所提出的请求。
  任道远、纪鹗元不虚此行,经省署、议会讨论,不久即与美国亚洲建筑公司签订了宫坝堵口合同。从当年12月开始到次年的7月终于合拢,利津县人民脱离苦难,及周边人民重返家园。自此后,任道远名声大震,上至官府吏员,下至妇人孺子,都知道利津有位任铁崖。
 沿途骑行惹人醉
  如今的宫家险工已成一处景区,位于黄河生态公园的南端。景点面临黄河,背靠黄河大堤,堤上杨柳成行、公路平坦,堤内石坝高耸,黄水奔流,湍急的黄色浪花涌起一堆堆白沫,蔚为壮观。两条步砖路曲折迂回于险工坝顶。景区栽种各类花卉苗木,草坪平铺于堤坝之上。景区间有码放整齐规范的防汛石料,是美观可人的观赏品,又是黄河防汛的必备物资。
  利津县史志办副主任李俊三告诉记者,天气晴朗的日子,很多骑行爱好者沿着黄河大坝从北向南,从王庄险工、经张滩险工、到宫家险工等,沿途欣赏风景,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不失为放松出游、锻炼身体的绝佳去处。
  宫家景区中心有一座引黄闸和扬水站。黄河水多的时候,水位升高,提开闸门就有汹涌的黄河水奔流而出,流入河西的万亩良田;黄河水小的时候,开启一排12台水泵,照样有滚滚黄水向田间奔涌。

  宫家引黄闸。 本报记者 任小杰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