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04日
作者:
-
【PDF版】
|
|
|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见到一家主要招收残疾人的企业——东营市利强针织厂。该厂厂长张贞利介绍,利强针织厂是市残联扶持的福利性企业。 张贞利腿部有缺陷,他觉得自己更能理解残疾人的痛楚。“当时残联建立起针织厂让我当厂长的时候,我就下决心让这个企业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我们厂残疾工人最多时有40人,但是现在厂里就剩下了20多个工人。这些工人在工作中很能吃苦,都很勤快。每个工人每个月工资都能拿2000多元,并且包吃住,基本生活设施全部都是无障碍设施,对工作和生活各方面都特别照顾。”张贞利对记者说。 张贞利告诉记者,现在针织厂招聘主要就是面向残疾人,给残疾人一个工作的机会,能够让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保障,能够自食其力。“但是现在厂里都是电脑机械化操作,对工人的文化程度、操作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很多残疾人想来工作,但是被招工门槛给拦在了门外。同时,工作相对枯燥、远离市区也是一些残疾人不愿应聘的原因。”张贞利说。 截至发稿时,记者再次联系张贞利时,他无奈地告诉记者,招聘会当天没有一个人去投递简历。 (本报记者 崔立慧 张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