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0月12日
作者:
-
【PDF版】
|
|
|
◆王宝国
1901年,姥爷出生在利津县城一个叫北关的小村。他读过几年私塾,十二岁起就开始给人写写算算。后来,经人引荐,在县里谋到了一份誊写的差事。自此之后,经常可以看见姥爷穿着长衫走在回家的路上了。一九三七年10月,日本鬼子侵占了县城,姥爷的差事没了,他又没有一丝谋生的长处,这才真正露出了书生无用的窘态。一九四二年,在那个最困难的春天,姥爷照例早早起来出了村子向城外走,边走边做着稻粱谋。在他紧蹙双眉时,前面出现了一个蓝布小包,打开一看,是一百块银元,那时的一百块银元足足能买两头牛。太阳慢慢升了起来,姥爷来回走了几趟又在路边坐了下来,他饿着肚子,守着一堆白花花的银元。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两个生意人打扮的人出现了。他们着急的样子一看就是丢了重要的东西。在问明了钱数及相关的细节后,姥爷拿出了那个蓝布小包。两个生意人惊愕了半天之后,非要请姥爷吃饭。姥爷说,我要是贪你们的饭,就不会等到现在了。 一九四四年,利津县城被我党领导的渤海军区部队解放。赶走了日本人,姥爷是很高兴的,他开始走访多年不见的老朋友。那时并不太平,尽管赶走了日本人,土匪还是闹得很凶。这年的秋天,姥爷到一个叫北岭的小村去访朋友。那天,姥爷喝了不少酒,在朋友家的西厢房住了下来。半夜时分,一阵嘶心裂肺的喊叫惊醒了姥爷。他听到了土匪拷打人的声音。他知道土匪在绑票。本来,姥爷是没有什么危险的,他完全可以假装睡着直到土匪离去。但朋友的危险使姥爷忘记了恐惧。他悄悄沿着房檐的阴影溜出来,又从厕所爬了出去。姥爷出去后,挨家挨户砸门叫人,人们都有顾虑,因为土匪手里有枪,闹不好会出人命。姥爷是怎样做了人们的思想工作,现在已无从知道,只知道在姥爷的鼓动下,村里一百多人都走出了家门,拿起了火把,放起了鞭炮,姥爷在队伍前头高声喊着口号,大意是不允许绑人,不允许打人。毕竟解放了,土匪也没有原先的胆子,见村里人多势众,朝天放了几枪,一溜烟似的走了。 姥爷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在一个叫买河的小村做了农民,他渐渐习惯了用纤弱的手拿起锄头进行劳作。除了长得细高之外,他与一个农民已无任何区别。而且因为他的识文断字,他成了村里的秀才。村里人们过年的对联和传递亲情的家信都出自姥爷之手。 如今,姥爷躺在离村子五里远的一条小河边,那是个草青、水蓝、树木葱茏的地方。平凡的姥爷长眠在那条同样平凡的小河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县城读高中时常常瞅着姥爷发黄的像片出神,那是一张三十年代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姥爷穿着长衫,手里夹着纸烟,一幅文弱书生的样子,你很难将他与一个智斗土匪的乡村英雄联系起来。他守着平淡的生活和做人的气节,淹没在荒草间,就像他平凡的人生在时间的河里渐行渐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