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0月12日
作者:
-
【PDF版】
|
|
|
东营是黄河最下游的城市。自古黄河多险段,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享受着大河入海前的土地馈赠,同时,也时刻提防着母亲河的雷霆一怒。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为了彻底治理黄河,沿黄兴修了大量险工工程。东营段的黄河险工,也是在那个年代诞生的,东营境内设立了黄河南展区。沿黄险工的建成,让沿黄百姓不再因靠着大河而担惊受怕。 时光荏苒,近40年过去了,这段黄河险工的作用发生了变化,2008年7月,国务院取消南展宽区蓄滞洪区防洪防凌运用,黄河南展区也迎来了开发的机遇。但在那些沿黄村村民眼中,这段河堤依然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这是一段由沿黄百姓用肩扛、小推车推出来的浩大工程。 黄河南展区位于东营区、垦利县和利津县的交界位置,是由黄河大堤和黄河南展大堤围合构成的梭形狭长地带,西依黄河呈西南东北方向布局。展区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1978年,黄河南展宽工程基本完成。黄河展区设立的位置,是万里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弯,其中最险位置就是麻湾段,受地形等诸多因素影响,黄河流经此处,从南北流向改为东西流向,在以前黄河泛滥的年月,这种近乎九十度的急转,在黄河下游是不多见的,理所当然,这一段也成了以前黄河防汛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以来,随着黄河上游取水的增多,黄河对周边的危险大大降低,这绵长的一段河堤和一系列防洪设施,就变成了一系列依然起着作用、却从来没有投入到实战中的防洪设备,麻湾分洪闸就是其中比较有特点的一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