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3年10月10日
作者:
-
【PDF版】
|
|
|
|
|
本报10月9日讯(通讯员 马梅)一是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和宣传。通过参加视频会议,党员干部带头做好诚信建设,营造诚信环境,把诚信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建立诚信体系,加大诚信惩戒力度,塑造诚信国税形象。 二是提升国税诚信文化水平。一方面使纳税人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纳税人的诚信与其生活、经营活动密不可分,诚信等级与个人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另一方面要使税务干部认识到,建立自身的诚信才能增强纳税人的信赖度,赢得纳税人的爱戴,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杜绝腐化。 三是加强诚信监督,建立公正的考核机制。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对每一个干部职工定期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及时真诚地指出存在的缺点,引导反思,促进全体人员的不断进步、全面发展。其次,要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用激励方式来激发和保护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积极提高诚信服务水平,营造和谐的征纳关系。在具体工作中要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推出有效的服务举措,真正做到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解纳税人所困,实现征纳双方的互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