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洁能源产业园筑巢引凤美国20家企业来东营谈合作 |
| 本报记者王逸飞 | |
- 2013年10月10日
作者:
-
【PDF版】
|
|
|
 | 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内,科技加速器项目准备桩基建设。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
|
清洁能源作为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逐渐成为各国竞相推广应用的对象。2011年底,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落户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层面的合作也为东营市发展清洁能源提供了绝佳契机。近两年时间过去了,目前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项目陆续开建。而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不断摸索,该产业园已逐渐从最初的建设“迷茫期”破冰,有望打造国内最高端的清洁能源产业平台,为东营市乃至全国能源行业和企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 已有2家企业有投资意向 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黄河路以北、东八路东侧的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规划片区。2011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而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这一片区已经开始了紧张的项目施工,工程车辆往来不绝,施工机械也已纷纷开工。就是这片曾经荒凉的地块,在几年之后,极有望成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最为高端的平台。 9月底,商务部调研组就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情况来到东营市调研,座谈会后,中方15家企业与美国能源项目办(ECP)带来的20家企业代表进行了接洽对接,各自介绍了企业和技术情况。据东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透露,会上已有2家企业表现出了投资意向,将进行深入接触。 吸引中美双方能源企业关注的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是2011年底,中美双方在第22届商贸联委会上决定共建的。“之所以选择东营市,主要是这里有着较强的产业基础,油气资源、土地资源、风能、地热、太阳能资源也非常丰富。目前东营市共有清洁能源企业48家,并有多家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所等。”一位工作人员分析道。据了解,该产业园为中美两国之间关于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的合作园区,不仅是连接两国该产业的贸易、培训、交流、研发以及生产的纽带,也是两国清洁能源装备和技术应用展示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产品和技术研发交易平台,以及清洁能源企业孵化区和装备制造基地。 目前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的建设,主要由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推进。据了解,该产业园是中美国家层面在中国国内该行业建设的首个高端园区,园区的目标定位为,用五至十年时间,将产业园建设成具有国际合作示范与推广意义的清洁能源产业领军产业园。 产业园雏形有望年底呈现 科达集团投资的科技加速器项目,是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的起步项目之一。这一项目建设标准厂房、定制厂房、孵化中试基地及生态多层厂房,以打造可拓展和灵活组合的专业化物理空间和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对于成长型高新企业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发展助推作用。该项目将结合清洁能源技术与产品应用、分布式能源、建筑节能一体化等绿色环保技术进行建设。据科达集团该项目负责人缪经理介绍,科技加速器项目目前正在准备进行桩基施工,预计年底将完成形象展示区建设,10万平米的一期工程也将于明年3月份完成主体封顶。 “科达集团投资这一项目,是符合集团绿色发展战略的举措,同时对于我们引导产业优化升级,向质的方向飞跃也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中美合作提供的这一平台,吸引了行业内外的普遍关注,对于科达品牌的提升也有帮助。”缪经理说。 记者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国际经济合作办公室了解到,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在这一片区的规划面积为12平方公里,目前,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已基本完成,道路竣工35公里,土方回填完成800万立方米,桥梁、污水管线、雨水管线全部竣工,达到了企业入驻条件。 “除科达集团投资的科技加速器项目外,包含孵化器、中小型企业总部、创新中心及IT学院等设施的智慧园项目也已开工建设,产业园区的平台建设已经起步了。包括国内一风电企业的研发机构在内的三个项目将于近期开工,此外脱硝脱硫减排、LED芯片及外延片、光电产业基地等三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据该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产业园区在工作思路上由注重招商引资到贸易、培训、交流与生产并重,明确了阶段性推进重点,由规划论证先行到现在的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取在年内把中美合作的愿景建成“看得见”的产业园雏形。
打造国内最高端平台 原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审批中心工作的刘敏,在2012年4月被抽调至国际经济合作办公室,国经办也是开发区为推动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建设,专门设立的新部室。据刘敏介绍,作为产业园前期建设的负责部门,在产业园建设过程中也遇到过自己的问题。“前期,最困扰我们的是,园区的功能定位,在国内没有先例,我们类似于摸着石头过河,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规划上如何做,产业园到底是什么,建设上怎么做,这些都不明确。”刘敏告诉记者,如何在园区运营机制上有所创新,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也是他们考虑的问题。 刘敏记得,一位领导在考察时对他们说,“产业园不只是东营的,而是中国的。”园区的高定位让他们在感受到责任重大的同时也找准了发展方向,除了继续与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和省商务厅沟通,争取支持外,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邀请了国际顶尖咨询设计公司共同研究园区的发展规划,整体规划年底将出台。在尽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开发区先后赴近十处园区学习,赴新加坡、香港、厦门等国内外地区推介产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 “我们还要注重与相关商会、协会的交流对接,随时掌握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情况。”刘敏说。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人员看来,随着各级指示和关注的增加,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前景也越来越明朗,通过商务部及省商务厅的支持,以及与美国ECP方面的两次对接,先后已经有近三十家美国能源企业前来洽谈,美国方面对东营市的资源优势、经济条件及技术市场相当看重,越来越多的美国和国内企业表达了加入进来的初步愿望。刘敏告诉记者,下一步在招商方面,开发区将通过集中走访美、中相关企业,还将完善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宣传材料以及产业园官方网站建设。 刘敏告诉记者,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将来在推广技术、产品方面及合作和示范推广上发挥的作用,对于以后国内清洁能源的应用,环保领域的绿色生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东营市各企业而言,通过合作达到清洁环保生产,通过与国际接轨实现技术进步,是难得的机遇。产业园的孵化功能,对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也提供了高端的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