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实地探访冬枣原产地——
沾化冬枣国庆期间大规模上市
文/片本报记者杨玉龙
  • 2013年09月26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25日,在沾化富源街道车王村,枣农郭先生在展示他家的冬枣。
  枣农将冬枣装箱。
  又是一年9月底,“沾化冬枣”再一次铺天盖地而来,充斥着市场。但不少市民质疑其真假,因为按时间来看,一般的沾化冬枣还未进入成熟期。“沾化冬枣”到底有没有成熟?是否开始采摘了呢?25日,记者赶往“沾化冬枣”主产地——滨州市沾化县。
   枝头硕果累累
 露天沾化冬枣才微微红

  25日上午,记者赶往沾化县城东5公里的富源街道车王村。进村路口,记者见到十几家插满鲜艳旗子的“冬枣采摘园”。
  “8块钱一斤,你先尝尝吧!”看着记者走近,枣农打开白色泡沫箱,露出微微见红的冬枣。枣农张女士说,目前露天冬枣还没大量成熟,“只有树梢的见红了,发黄的也甜了,但其余的还都不行,要大批量上市还得等到国庆假期。”而她家的这个采摘园,已经开放了八年。人们可以免费进园自由采摘后,果子计重收费。“每年国庆的时候,一家人来采摘的特别多,那时候冬枣也基本熟了。”
  在冬枣园内,一人多高的冬枣树上密密麻麻,缀满了冬枣,但只有枝头的冬枣稍露红色,下面的依旧很青。“现在只能摘点上面变红的,一天也摘不了多少,昨天摘了四五十斤。”枣农张女士说。
  在另一家采摘园里,枣农正在包装顾客采摘的冬枣。先将顾客采摘在桶里的冬枣计重,再按照顾客选择的包装盒进行分装,最后用带“沾化冬枣”标志的胶带封住。而这位顾客专程从淄博临淄赶来,“每年都会来买一点,都成习惯了,自己从树上摘的也放心,带回去给朋友们尝尝鲜”。
  据这家采摘园的林姓枣农介绍,像这样的顾客并不在少数,每年到“十一”放假期间,他5亩地的园子就会被挤满,靠采摘就基本能卖完。“现在还早,枣还没熟,人来得也少。”
  在沾化县黄升镇商家村,因为不临公路,这里的东枣园无法发展采摘园,枣农把大部分的冬枣卖给了收购商。据枣农介绍,每年“十一”过后,穿过商家村的这条乡镇公路旁,都会排列着很多冬枣客商的帐篷,卖枣的人群挤满了这条小路。
 提前上市半月
 大棚冬枣口感一点也不差

  25日,据沾化冬枣产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露天的沾化冬枣颜色较青,口感还不好,还需等到国庆假期才能大规模采摘。不过,相比露天冬枣,“大棚冬枣”通过人工增温,已经在9月中下旬成熟,目前已销售40%。“大棚冬枣”是在露天冬枣的基础上,“扣”上一层塑料膜,提高大棚内温度,达到早熟的目的。因为成熟早,口感也不错,卖价也不比露天冬枣低。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下河乡有超过1000亩的冬枣大棚,成为沾化县“大棚冬枣”发展规模最大的地方,其中仅青城村就有超过500亩的冬枣大棚。据下河乡信息室王主任介绍,截至目前,大棚冬枣已经上市有半月时间,价格在每斤15元左右,远超出普通冬枣。
  为何想到上冬枣大棚?这还得问“第一个吃螃蟹”的青城村村民李吉武。每年冬枣刚上市时,价格很高,但熟得少,只能眼睁睁地错过行情。“我们就想着能让它早熟点,多卖点钱。”就因为这个想法,2005年,他与村里另外两家一起,每亩投资五六千元,第一次在村里建起了10亩的冬枣大棚。“当时很多人质疑,我也很担心能不能成功。”
  “真没想到那年可是大丰收啊!当时大棚冬枣提前半月上市,每斤卖到18块钱给青岛客户。”李吉武笑着说,而当时普通冬枣的收购价每斤只有两三块钱。从那以后,“大棚冬枣”在周围村民中发展起来。李吉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一共有十亩冬枣,到了2007年,我就全都盖上了大棚,基本每年亩产2000来斤冬枣,每亩收入差不多2万块钱,10亩就是近20万!效益是很明显的”。
  东张村枣农郭泽芝就是被带动起来的,他种枣有二十多年时间,但种“大棚冬枣”只有四年时间。“当时看到青城村有种的,效益挺好,我就上了4亩大棚,也是我们村第一批。”郭泽芝说,大棚冬枣对技术的要求更高,“我种了四年,感觉关键还是掌握好温度,一定不能超过40度。第一年因为经验不足,亩产才七八百斤;到了第二年,由于管理得好,亩产达到了4000多斤。露天种植很少有达到这样的亩产”。
 制定规范
 注重“沾化冬枣”品牌打造

  沾化冬枣产业办公室工作人员说,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沾化县冬枣总产量达6亿斤,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产业产值30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冬枣收入8000元,冬枣成为沾化县的支柱产业。
  据介绍,沾化冬枣有几个明显特征:大田沾化冬枣10月初陆续成熟上市,大棚冬枣9月中旬后成熟上市,凡在此前上市的冬枣都不能称为沾化冬枣。沾化冬枣果形呈扁圆形或圆形,果面光洁,口感皮薄肉脆、核小,果肉细嫩多汁,甘甜清香,甜酸适口,食之无渣,口感极佳。
  为了维护“沾化冬枣”品牌,沾化每年都会到重点城市开展打假行动。每年沾化县工商局执法人员都联合各地、市工商局,巡回开展“沾化冬枣”打假执法行动,曾查获多批假冒“沾化冬枣”以及印有“沾化冬枣”标志的包装。今年,沾化县又派遣3支队伍奔赴全国各大中城市水果市场,开展宣传促销和打假执法活动。
  近年来,沾化在推广沾冬2号的同时,加快研发沾冬3号。沾冬2号改良面积达到2万亩。沾冬2号就是俗称的“二代冬枣”、“短枝冬枣”。25日,在富源街道车王村,记者见到了这种“二代冬枣”,与普通冬枣相比,明显大很多,也甜很多。因为产量少,价格卖到40元一斤,远远高出普通冬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