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8月22日
作者:
-
【PDF版】
|
|
 | 交警“刘队长”面对记者有些不好意思。 本报记者 何纯 摄 |
|
本报记者 郭丹丹 虽然天气已经渐渐凉爽,交警“刘队长”脸上依旧有着被整个夏天的烈日洗礼后的标志——黝黑的肤色。每天早晚的上下班高峰期,“刘队长”都会在主干道路口指挥协调交通。 “刘队长”在不值勤的时候是个非常健谈的人,并不像许多人想象中的交警的苛责和严酷。然而,当记者在询问他的姓名时,他摆摆手并不愿意告诉记者,“我就是个普通老百姓,写我干啥”。记者只能按照同事对他的称呼,叫他“刘队长”。 虽然伫立在街口的几个月中,“刘队长”深切地感受到了市民们不文明出行情况的减少,但是每天仍有着急赶路的市民,忘记了看红绿灯或者非机动车逆行的现象发生。“刘队长”只能在他们进入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时迅速制止他们,并进行批评教育,有时候遇到年纪大了不太懂交通规则的老人,“刘队长”还要给他们细细地解释一番才行。 有心的市民会把这些看在眼里,有时候也会在“刘队长”身旁等红灯的时候感叹他的辛苦。无论市民理解与否,“刘队长”都一笑置之:“我们也没有那么高尚,只不过自己干了这一行,就把自己的职责做好就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