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伙东营站岗,为文明城出份力 |
您的一句“谢谢” 让我倍感温暖 |
| |
- 2013年08月22日
作者:
-
【PDF版】
|
|
 | 李伟傲正站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 本报记者 何纯摄 |  | 街头的交通安全指挥员还有很多。 本报记者 何纯 摄 |
|
本报记者 张坤 在东营市大街小巷、十字路口,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群熟悉的身影:他们身穿黄T恤,手执小黄旗,站在红绿灯下,文明劝导行人和行驶车辆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因此,即使是在上下班交通的高峰时段,交通秩序也是井然有序。他们就是交通安全志愿者。8月21日,记者来到他们的站岗执勤点,与他们近距离接触。 7:30到9点 17点到18:30 每天雷打不动的坚持 21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城沂州路与府前大街交叉口,4位志愿者分别站在红绿灯下面斑马线的4角,协助同样站在路边的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操着一口东北口音的小伙子李伟傲正挥舞着手中的小旗,根据红绿灯的转换,做出停止和通行的动作,行人在他的指挥下有序地走过马路。个别市民由于心急过马路,在等候红灯转绿灯时,往往会站到斑马线上,疾驰而过的车辆对行人很不安全。对此,李伟傲微笑地劝导行人在绿灯没亮之前,不要站在斑马线上。 今年21岁的李伟傲是辽宁阜新人,现在是宁夏警官学校东营分校的学生。他今年6月18日来到东营,到现在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李伟傲出来做志愿者却已经有半个多月了。烈日已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 和众多的志愿者一样,炎炎烈日下,李伟傲走上街头协助交警指挥交通,一站就是两个半小时。李伟傲告诉记者,他们早上每天7点半到路口站岗,一直到上午9点,下午的站岗时间是5点到6点半;这些时间都是上下班的高峰期。他们的任务是协助交警指挥交通,阻止违反交通法规的事情发生,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一个人劝说四五次 最终遵守交通规则 “年轻人不怕累,还挺得住。”当记者问起李伟傲是否能适应这样的工作时,他笑着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志愿者,他感到很自豪。他说,穿上志愿者的服装,就有种被信任的感觉,在提醒市民注意安全时,市民不经意间的一句“谢谢”都让他高兴好一阵,收获的是一份坚持的信心和勇气。 不过,李伟傲说,也有许多市民很不注意交通法规,骑车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等。在他执勤时,每天早上都会碰到同一个市民,这个市民骑车上班不走非机动车道,反而在人行道上面骑,每次他都不厌其烦地告诉这个市民要遵守交通规则,骑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刚开始这位市民有些不服,后来在连续劝说了四五次之后,“这个市民可能被感动了吧,现在已经开始走非机动车道了。”他高兴地说。 面对在执勤中遇到的困难,李伟傲告诉记者:“很多市民觉得我们不是交警,站在马路边引导行人过马路是多管闲事。”在这种不理解中坚持了好几天,市民慢慢地对交通安全志愿者的印象改变了,甚至有些市民看到志愿者在站岗执勤,他们会说:“又出来站岗,辛苦你们了。”尤其是最近,东营正在创建文明城市,市民和志愿者都在尽一份力。 “治理后的交通非常顺畅,违章的市民明显少了很多,而且文明出行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对于市民的生命安全也有了很大的保障。”李伟傲说,注意安全,靠右行驶是他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生日当天坚持站岗执勤 想在东营实现交警梦 李伟傲老家在辽宁,为了实现自己的交警梦,他跟自己的一个老乡共同坐车来到东营。由于辽宁没有直达东营的火车,他们先坐火车到济南,然后转车到了东营。一路的颠簸也让他感受到一个人在外的日子即将开始了。这也是他第一次没有亲人的陪伴离家这么远。 “当时上网看到东营英华园警官学校有招生信息,就报了一个三个月的短训班。”李伟傲说。刚来到东营时,地域和气候的差异让李伟傲有些水土不服。“东北的气温挺凉爽,东营这边又热又潮湿,刚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晚上根本睡不着觉。”李伟傲告诉记者,“现在两个月过去了,我已经习惯了东营的生活了”。 8月20日,是这个大男孩的19岁生日。本来可以请假休息的,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依然像往常一样,来到了每天站岗的路口,指挥着来往的行人。“晚上回到学校以后,父母打电话问我生日怎么过的,我告诉他们还是继续站岗时,他们挺担心的,但是我觉得男孩子年轻的时候需要锻炼,更何况,我还想三个月的学习期结束以后,能够顺利地考上交警,实现我的交警梦。”李伟傲腼腆地笑着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