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办进行食品安全调查,收到近200份有效问卷 |
超七成人对东营食品安全说“YES” |
| |
- 2013年08月22日
作者:
-
【PDF版】
|
|
 | 工作人员抽出填写答题者信息的抽奖卷。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
|
本报记者 段学虎 21日,东营市政府食安办面向市民发放了东营市食品安全有奖调查问卷,最终调查问卷的结果出炉。数据显示,中青年、高学历市民对食品安全关注度较高,公众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例如,“压榨油”不一定比“浸出油”更安全、保健食品要标“蓝帽子”等。 中青年、高学历人群 关注食品安全比重大 东营市政府食安办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调查问卷是随机发放的,共收到了197份有效调查问卷。从受调查市民的信息来看,中青年、高学历市民对食品安全关注度较高。参与调查的人中,20—30岁的占到33.65%,31—40的岁占到43.6%。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83.25%。 食安办工作人员说,本次调查问卷分为公众版和学生版,“学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至关重要,青少年食品安全问题在本地调查问卷中也被单列出来。目前公布的结果是公众版,学生版的调查结果等统计完成后,我们将会同教育部门针对调查问卷反映的问题,实行对应措施,以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据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东营市食品安全状况较好的人数,占到59.52%。有13.33%的参与者认为,东营市食品安全状况很好。对于常识性的食品安全知识,比如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12345、食品保质期、食品存储和烹饪加工的注意事项等,公众的知晓率较高,可达到95%以上。 保健食品要标“蓝帽子” 食物不可直接放广告纸上 食安办工作人员说,虽然市民对基本生活常识类的问题回答正确率很高,但在对部分较专业食品安全问题认识存在误区。“比如‘压榨油’并不一定比‘浸出油’更加安全,牛初乳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等。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保健食品的专用标志‘蓝帽子’很多人都不知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调查问卷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记者根据调查问卷上的问题随机询问了几位市民,发现一些常识类问题正确率高,一些稍微专业点的问题存误区。在府前小区内,市民刘先生在答“餐盘里色彩鲜艳的广告纸放食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一问题时犯了难。看到答案后,刘先生说:“食物不能直接放在广告纸上。但现在很多快餐类连锁餐饮企业,都是这么放的,难道他们也存在误区?这可能与一些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关系。”刘先生说。 “目前,市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中的确存在一些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希望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提高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食安办一位工作人员说。 市民建议加强监管 增加食品安全宣传渠道 食安办工作人员介绍,本次食品安全调查问卷还专门设置了市民建议这一栏,“市民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也提了建议,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常态化管理,另外还要加强宣传引导,采取网络、报纸、电视、晚会等多种渠道或形式,增进互动,调动广大社会力量共同关注食品安全工作,增强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自我鉴别能力。同时,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和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小摊贩的监管,也是市民诉求比较多的。” 食安办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活动还设立了奖品,抽奖中共抽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共计一百多名幸运市民,抽奖结果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中奖的市民即日起可到市政府大楼514房间领取奖品,联系电话:8382962。领奖时间为,即日起至9月13日(周一至周五8:30—11:30;14:00—18:00),过期视为自动放弃。领奖时,市民要携带本人身份证,代领的市民要携带中奖人和代领人身份证。“希望市更多的市民关注调查问卷本身的问题,奖品只是一个纪念性的礼物,在公众中建立起比较高的食品安全意识才是我们的初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