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8月06日
作者:
-
【PDF版】
|
|
|
很多人在买了车险后有一个心理误区:不论多大的事故,我都要让保险公司赔付,钱不能白花。但是这种“够本”的心态却未必理智。多大的事故值得走保险?商业险理赔有次数限制吗?交强险理赔有什么要求?报案次数等同于理赔次数吗?相信许多车主都有这样那样疑问。笔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多家保险公司。 商业险理赔超过5次可能被拒保 单车事故,例如自己倒车撞了墙,不在交强险的赔付范围内,商业险会起作用。“300元以下的小事故理赔案例,现在比较少。500元左右的开始增多。一来理赔要走各种程序,二来会影响来年保费,金额过小的,车主可能想想觉得不划算。”某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理赔部王经理说。 向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后,记者发现,在保费浮动规定上,各家存在细微差别。在大部分公司,上一年理赔次数达到3次(有些是2次或4次)的,下一年保费会上浮7%(有些是10%);上一年理赔次数超过4次的,下一年保费上浮15%;理赔次数达5次及以上,会被“光荣”归入“高风险客户”,来年可能面临保险公司的“拒保”。 保费上浮的渠道也各不一样。比如有的通过上调三责险保额,有的则规定车主不能走保费相对便宜的电话车险,只能通过传统方式投保。 三四百元的修理费自掏腰包更划算 在弄清自己投保的保险公司商业险浮动机制上的规定后,便可简单地算笔账。 举个例子:上个月底,李先生的车被亲戚借用后发生单方刮蹭。向相熟的快修店问来的维修价格是,补漆面、换灯部件各300元左右,而4S店报价近1200元。李先生购买的是6000元全险。今年已理赔2次,如果第3次理赔,明年保费将上涨7%,也就是多掏420元。 可这次的刮蹭,最便宜也要支付600元修车费。所以,对他来说,走保险更明智。反之,一辆已出过3次险的车,再发生事故时,维修金额不到下一年保费的上浮部分,自掏腰包划算些。 交强险理赔两次保费会上浮 两车或多车发生事故,还会涉及交强险。与商业险不同,交强险的浮动费率有统一标准:上一年没有出险,第二年保费可优惠10%;第二年继续无事故,第三年保费下浮20%;如果连续三年未出险,最多可下浮30%,即打7折。上一年发生有责任交通事故达到2次,次年保费上浮10%;根据出险次数,最多可上浮30%。比方说,张先生去年遵纪守法,今年交强险在950元的基础上打了9折,855元。可今年已发生1次有责任交通事故,那么,第2次发生追尾他车、认全责的事故并走保险的,明年交强险保费将上涨至1045元。 因此,比较次年交强险的上涨部分和对方私了索要的修车费用,可以帮助张先生做出是否要走保险的决定。 关于理赔次数和保费浮动 业内人士有三点小提醒 有时可以试试先报案暂不理赔。以上的算法,都是建立在一个保险周期里车主已出过几次险的基础上。假如一次事故都没发生过,那么,不妨先走完报案、定损等程序,但暂时不去赔付。等这个保险周期快结束时,再根据全年的出险情况决定要不要理赔。 由于报案次数不等同于理赔次数,所以如果车主只走了前面几道程序却没有去赔付,就不会计入理赔次数中。 交强险和商业险分开计算。如果只是交强险出险,那么,理赔次数的多少只会对交强险的优惠有影响,不影响次年商业险的投保折扣。 新车、新手可能要做更多方面的考虑。比如,当决定不走保险、自己出钱补漆修车时,车主为了省钱,通常会去一些路边维修店。那里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补过的地方可能与原厂漆面相去甚远,这在新车车身上会尤为明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