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7月理财产品费用上涨 收益却下降
本报见习记者于晓晨
  • 2013年08月06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近日,市民李先生在浏览某银行理财产品网页时发现,之前一直关注的一款理财产品的销售费率出现了上调情况,虽然收益可观,但是这些管理费用无形中却削减了购买者的收入,让李先生只能转买别家。
专家称和银行“赔本赚吆喝”有关
  为什么理财产品收益下降了销售管理费却上升了呢?专家称这或与6月底发行的高收益产品“赔本赚吆喝”有关。
  6月底银行为了迎战年中大考,极度渴求资金,导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提高了1到2个百分点。虽然7月份推出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有小幅下滑,收益仍颇为可观。但是当这些理财产品到期偿付时,银行会有些“捉襟见肘”的感觉,最终不得不提高理财产品的销售管理费率,压缩客户的收益来弥补银行的这块支出。
  据了解,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收费一般包括托管费、结算费和服务销售费。同样一款产品,在整体市场收益不变的情况下,银行的费率越高,投资者拿到的收益将越少。
销售管理费很关键 市民购买前要擦亮眼睛
  记者对比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后发现,近期各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的销售管理费用收取方式不一。其中各银行理财产品的托管费差异并不大,基本上都在0.05%左右,而销售服务费方面则差距明显,有的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服务费达到0.4%,而有的则低至0.05%。
  另一方面,记者也发现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并且里面不乏专业名词,对于普通市民来讲,想要彻底读懂一份产品说明书难度有些大。多数银行列明其产品的相关费用要求,但是也有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只是较为简单地介绍了该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对于费用方面却只字未提。
  对于8月份各银行理财产品,专家称整体收益率不会大幅波动,仍会高于上半年的水平。但各位市民在选择不同的理财产品时,除了比较预期收益和风险之外,还要弄清楚银行的各种收费,不要只贪图高收益而忽略了其高额的销售费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01版:967096
 A02版:黄三角早报·清风谭
 A03版:黄三角早报·早报眼
 A04版:黄三角早报·早报眼
 A06版:黄三角早报·黄蓝讯
 A07版:黄三角早报·黄蓝讯
 A08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09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10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11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12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13版:黄三角早报·绿时代
 A14版:黄三角早报·绿时代
 A15版:黄三角早报·移动专版
 A16版:黄三角早报·长镜头
 B01版:黄三角早报·点天下
 B02版:黄三角早报·热点
 B03版:黄三角早报·透点
 B04版:黄三角早报·标点
 B05版:黄三角早报·财金
 B06版:黄三角早报·财金
 B07版:黄三角早报·财金
 B08版:黄三角早报·广告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