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含量超玉米4倍苜蓿成奶牛舌尖上的美味 |
东营目前苜蓿缺口6000万斤 | |
- 2013年08月06日
作者:
-
【PDF版】
|
|
 | 紫花苜蓿订单源源不断,张汉军不愁销路。 |  | 紫花苜蓿相当于奶牛的“美食”。 |
|
如今,又到了二茬紫花苜蓿收获的时候,东营本地奶牛养殖场却纷纷出现了苜蓿饲料告急的情况。记者从东营市畜牧局了解到,目前东营市奶牛存栏量达7.6万头,而苜蓿种植面积仅有五万亩,加之受涝影响,苜蓿更为缺乏。作为具有“牧草之王”称号的紫花苜蓿,饲喂禽畜它优良在哪里?东营的水土是否适合种植?与东营目前养殖规模相比,苜蓿种植发展前景如何?记者对此展开深入调查。 奶牛经常食用苜蓿 可延长产奶时间 5日中午,记者来到垦利县黄河口镇生产村时,由于刚下过雨,有些泥泞的土路上已经集聚了前来拉苜蓿的货车。“这是给仙河澳亚牧场送的,从昨天天刚好点儿就开始拉了,到现在已经装了4车,共25吨多。”货车司机杨建民告诉记者,他一直为市里的各个牧场送货,受近期降雨影响,货车进不来,不少牧场出现了苜蓿供应不足的情况。 从养牛逐渐转型到种植苜蓿的张汉军介绍,他从1995年就开始养奶牛,那时饲料主要以杂草、精料、青贮玉米为主,直至1998横店集团将紫花苜蓿种植发展到东营,奶牛养殖户才意识到它的营养价值。张汉军说,紫花苜蓿的营养成分主要集中在叶上,其叶上粗蛋白含量为36.5%,是玉米的4.3倍。 “奶牛的产奶量、质量、体质都跟蛋白质有很大的关系。”张汉军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以喂杂草、青贮玉米、精料为主的奶牛每天产奶量在30斤上下,而掺杂饲喂紫花苜蓿,奶牛日产奶量可达到40斤甚至更多。其次,紫花苜蓿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长期饲喂紫花苜蓿对奶牛的体质很有好处,能使挤奶时间延长至10年,而普通饲喂仅仅只有7年。 扎根东营,水土挺合适 适合大面积种植 张汉军告诉记者,他当时选择种植紫花苜蓿,还源自于自己养殖场饲料的缺乏。“2011年起,北京横店在东营种植苜蓿的土地到期,我和周围的养殖户一样都失去了苜蓿来源,只能选择从国外进口”。他介绍,国外进口的紫花苜蓿每吨价格为3000多元,比国内高了1000元。按每头奶牛每天饲喂苜蓿5斤,300多头每天就多支出700多元。价格高、喂不起,同样的困境也出现在其他养殖户面前,让张汉军和王旭山萌生了种植苜蓿的想法。 种植前,张汉军和王旭山对紫花苜蓿的习性进行了研究。其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适应在中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种植。张汉军认为,东营大部分属于沙土,同时靠近黄河滩区,灌溉方便,同时用黄河水浇灌易于压碱。且多年种植施肥后,也有利于土质改良,另外,东营成方连片土地较广,也是大面积种植的有利因素。 此外,紫花苜蓿由于营养全面,在饲喂畜禽中可代替精饲料。张汉军说:“别看喂杂草便宜,可喂的斤数多,每天6毛多的杂草喂10斤,而每斤1元的紫花苜蓿只需喂5斤,再加上紫花苜蓿营养丰富,也就减少了像豆粕、麸皮等精饲料的饲喂,相当于减少了喂养成本。” 每亩包地补贴600元 苜蓿种植有望全面展开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张汉军不断接到各地预订紫花苜蓿的电话。据他介绍,目前紫花苜蓿除了供应周围奶牛牧场外,业务逐渐发展到青岛,甚至北到哈尔滨,南到湖南。张汉军说,目前,仅仙河澳亚的上万头奶牛每月需要紫花苜蓿30吨,每年就要11800吨,而现在7000亩苜蓿,即使不发生灾害,按每亩年产量1600斤计算,全年产量也仅为11200吨。用他的话说,即使全部供给澳亚,苜蓿还是不够。 记者从东营市畜牧局了解到,目前东营市有三个万头奶牛牧场项目,一个在建万头奶牛牧场项目,还有17个千头奶牛牧场,存栏量达7.6万头,而苜蓿种植面积仅有五万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奶牛每天需要饲喂苜蓿5斤左右计算,7.6万头奶牛需要紫花苜蓿量为13870万斤,而五万亩的种植面积能生产8000万斤,中间还有近6000万斤的缺口。 从2011年,张汉军和王旭山在流转土地的同时,他们还听到另一个好消息:“国家鼓励苜蓿种植,市里对种植苜蓿的种植户,每亩包地可补贴600元,每亩种子补贴50元。”鼓励政策也是倡导方向,张汉军和王旭山的信心更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