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河口传说
  • 2013年08月03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在黄河边的村镇和小城里,流传着很多关于黄河口的传说,一辈一辈地流传。朴实善良的人们,借着这些传说,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望。本期起,咱们将围绕着“神湾”、“神水”、“神滩”和“神山”,连续给大家讲讲咱们黄河口的故事。这一期,咱们讲的是“神滩”和“神山”的故事。
 ——编者
神滩
  黄河口的烂泥滩是远近闻名的。捕鱼的人们都叫它“神湾”。
  黄河水一泻万里来到这里精疲力尽了,懒懒地流进渤海。河面宽阔,足足有二三十里,形成若大一片漫滩。漫滩泥沙多,水流绥,像沼泽地段的稀泥滩。海上无论起多大风浪,黄河口的烂泥滩仍旧风平浪静,连一点儿波纹都不起。因此,渔人都把烂泥滩称作避风港。只要海上一起风暴,渔民便迅速地驻进烂泥潍,船靠船绑起来,相互窜门喝酒聊天。
  传说有一年海上起了暴风,南方一队商船迷失了方向。风越刮越猛,夜漆黑漆黑,海浪一涌数丈高。眼看人船都要被海水吞没。忽然,有人看见西方半空中有一盏红灯。船队竭力向红灯驶去。风小了,浪平了,船队似乎靠了岸,头顶上悬的红灯却不见了。天明了,这里竟是烂泥滩。人们认为烂泥滩上有神给他们送的神灯救了他们的命。于是,几个船长集合在一块跪在地板上许愿,说要在河滩硬地上修一座庙宇。果然,第二年春天,这些商船从南方运来了方石块,木料,在河滩上修起一个龙王庙。房顶由黑色鱼磷瓦铺成,内壁上满是千姿百态的龙。于是,烂泥滩是神滩,一下子传了出去。从此,来神滩停泊的船只日益增多,还时有外国的商船。关于“神滩”的传说也流传到海外。

神山
  黄河滩一马平川,百里荒原,哪来什么神山?然而,在黄河口北岸的河滩上却有一个大土堆。士堆高数丈,有四间房那么大,上面长满了青草小树。黄河滩土没遮拦,老远就看得见。人们都叫这个山神山。
  很早的时候,有一个姓张的老汉和他的宝贝闺女兰兰在黄河滩上种西瓜。张老汉中年丧妻,把闺女拉扯大很不容易。张老汉租了财主的地,在河滩上种西瓜。他是种瓜好手,结得瓜又大又甜,黄河滩上的人都来买他的西瓜。也有些小心眼的人舍不得花钱,便在夜里来偷西瓜。,无奈瓜地大,张老汉顾了东顾不了西,每年都丢不少冤枉瓜。还不上租子,财主逼他,急得张老汉东凑西借还租子。后来,兰兰姑娘一天天长大了,还渐长成个大姑娘了。兰兰从小没娘,张老汉顾她不过来,使她没有缠足之困。整天在地里爬着长大,学着男人的活儿。这年夏天,她能帮爹爹看瓜了。
  这天晚上,张老汉突然头疼,病倒了。兰兰姑娘替父亲看瓜。月亮挂在天上,朦朦胧胧。突然,兰兰看见一个人影向她走来。她喊:“谁?干啥的?”
  “是我,小姐不要害怕。”说话间,一个十八九岁的英俊少年来到她面前。
  “你是谁?”
  “我是寻河的,见你一人看瓜怕有坏人欺负,特来陪你看瓜。”兰兰只见这少年长得极秀气,象个书生样,说话这般识理,打心眼里喜欢。果然,有他在身边,兰兰心里踏实许多,从不害怕。这一夜,一个瓜也没丢。天快亮时少年说去寻河便走了。
  第二天,少年又来了。少年同兰兰看了整整一夏天的西瓜。两个人在心底里深深爱上了对方。
  兰兰问他:“你寻什么河呀?河水好好的。”
  “我要看着它不涨不落地入海哩。”
  “你家住哪里?”
  “河里。”
  “胡说。”
  “真的。”少年告诉她“我不骗你,我是河神的第一百二十七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父亲派我来管理这入海的黄河。”
  “那你不是人?”
   “但我和人一样。”
  兰兰婴婴地哭。但又舍不得少年。
  后来,河神听说了这件事,大怒。派蛟龙涨大水淹没黄河滩………
  少年变成一个土堆,兰兰和父亲在上面。水涨高,土堆也长高。河水足足涨了九九八十一天,兰兰和张老汉的粮食吃完了,他们就在土堆上种玉米、瓜果,不几天庄稼便长得老高,几天就熟了。
  有一年发大水,黄河滩的穷人们都跑上土堆。河水怎么也淹不了土堆。财主们也都跑来了,但怎么也爬不上去,都被黄河水淹死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