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赋予新内涵的双拥更显东营活力
  • 2013年08月01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评论员:王志刚
  “八一”建军节前夕,66岁的“兵妈妈”吴红英又将缝制好的鞋垫,送到了现役武警官兵的手中。这已是她为子弟兵送鞋垫的第43个年头,连她都不记得这是为部队官兵做的第几双鞋垫了。43个春秋的坚持不懈,这位老人用大半生的坚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拥军的榜样;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挑灯熬油,这位老人用一双双亲手缝制的鞋垫,为我们诠释了真正的“军民鱼水情”。
  作为黄蓝两区建设主战场,东营既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又是一个革命老区,这座城市历来就有着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自1999年以来,它曾多次被评为全省、全国的双拥模范城市。在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吴红英”的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
  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批复,处于黄蓝两区叠加位置的东营市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更是把争创双拥模范城和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了双拥工作更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体验,开创了军民团结、互帮互助、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有了“吴红英”们的付出,有了油地军校的团结协作,东营的环境越来越和谐。尤其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精心筹划,严密组织,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创新双拥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在及时解决部队反映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同时,也同部队、油田一起凝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合力。
  军转干部安置择优选岗、退伍士兵安置多项选择、随军家属安置分类保障、军人子女入学安置优先办理、退休干部安置跟进服务,是曾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誉为“东营模式”的拥军优属“五项安置”工作经验。一直以来,东营坚持把这“五项安置”工作融入到和谐社会建设和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并作为地方支持部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才使得东营市的双拥工作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 
  拥军优属无过头,拥政爱民无止境,双拥工作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这已成为各地军地领导和老百姓的普遍共识。新的时代,新的起点,双拥工作也应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东营而言,只有不断深入开展军地共建活动,才能不断让这座年轻的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