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3年07月20日
作者:
-
【PDF版】
|
|
|
|
|
第一期:神湾的故事 黄河入海口北岸有一个五六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叫草窝。草窝村离黄河口不足十华里。黄河在草窝村前转了个三十多度的弯,向东北入海。黄河在拐弯处落下一个河湾。湾很大,水很深。河湾里有一股逆水流,中心有一个菠箩大的漩涡。 人们都叫它神湾。 关于“神湾”的说法是很多的。很早以前,河湾便有了,村里的老人听他老爷爷说,自他老爷爷记事起,河湾便有了。历经几代,黄河时涨时落,时潮时涸,唯有河湾却从未干涸过。早年间大旱,三年没下一滴雨,黄河都露出了底,河床尘土飞扬,成了马路。河湾里碧水片片,深不见底。草窝村的乡亲们用水浇田,庄稼长得奇好。这一年,黄河滩上所有的井、湾都被人们用干了,唯有河湾有水。于是,方圆百十里,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拉水。无论多少人来拉水,湾里的水总不见落,永远满湾,浑不见底。大旱三年,河湾救了无数条命。 每年到了夏天,孩子们总爱在河湾里洗澡。多少年来,无论会游泳的还是第一次下水的小孩子,都从未发生淹死的事。在湾边,水淹到你脖颈,到湾心,水也只淹到你脖颈,你想沉也沉不下去。有一年,有几个孩子浮到湾心没了力气,望着黑深不可测的河湾发起怵来,吓得又哭又叫,可是又都慢悠悠地游了回来。他们说湾不深,他们像踩着硬地板走回来的。从此,只要孩子们在河湾里洗澡,大人便放心不管。 有一年初冬,河水冰凉。村里一位老婆婆和媳妇吵架呕气去投湾。她夜里去的,早晨,人们四处寻找,终于在湾里找到她。湾里只结了一层薄冰,她却坐在湾心沉不下去,棉衣服还是干的。黄河还没有结冰,湾里昨天连一丁点冰也没有,怎么一夜就结了冰呢?老婆婆坐在冰上哭喊,她后来告诉人们,她走到湾边,看见水哗哗流,就一下跳进去,可坐在冰上面,一点没摔着。她站起来,想去黄河大流里淹死,却怎么也走不出河湾,四周一片黑,她围着河湾走了整整一夜。直到天亮,人们寻来,她才看见光明。 河湾里从未淹死过人。 据说每年除夕夜,人们远远看见河湾里有一只小船在漂荡,船头放一支红灯笼,一个俊美的仙女吹着木笛悠然地在河里玩耍。如果看到这一幕,今年肯定风调雨顺,天下太平,是个丰收的好年景。如果看不到,除夕夜里河湾里什么也没有,黑古隆冬的,只有河水的叹气,那今年不是有旱涝冰雹,就是天下不平。 传说有一年夏天的中午,太阳格外毒,天气格外热,天上没有一丝云。忽然,西南天际刮来一阵妖风,刮得天昏地暗,天地都分不清。接着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透过茫茫雨幕,看见河湾里黑乎乎地升起一个庞然大物,看不清什么东西,向天上飞去了。过了一会儿,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顷刻,又万里睛天。 人们说,那庞然大物是万年乌龟,下来修炼三百年。修炼到期了,老天爷便派天兵天将招他回去。乌龟在河湾里做了无数的好事,后来人们经常念叨它。 从此以后,河湾里的水也同黄河大流的水一样浑浊,一同涨潮一同干涸,但神湾的传说却越传越神。 在黄河边的村镇和小城里,流传着很多关于黄河口的传说,一辈一辈地流传。朴实善良的人们,借着这些传说,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本期起,咱们将围绕着“神湾”、“神水”、“神滩”和“神山”,连续给大家讲讲咱们黄河口的故事。 ——编者
传说,晚清年间,有个打渔的小伙子叫张良,家住黄河口的渔窝棚。一天,张良和几个穷哥们出海了。这天大海上风平浪静,鱼虾翻滚。张良几个见打渔顺当,舍不得早早回家,贪捞了几网,回家时,已是残阳倒照,鸟雀归窝的时辰。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张良几人唱着渔歌,满载而归时,突然间,海面上狂风大作,白浪滔天。刹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水天相连。张良几人的小船,拚命地在风头浪尖上挣扎。小船一会儿被扬上天一会儿摔入波涛。他们迷失了方向。咆哮的大海将要把他们吞噬了。 在这节骨眼上,一盏红灯在他们面前冉冉升起,隐隐约约又传来鹿鸣鹤唳,箫笛玉音。红灯、仙乐使张良等浑身来了劲。他们知道有红灯的地方,一定有人家。因此,他们喊着号子,奋力向红灯摇去。 红灯若隐若现飘忽前进,仙乐律闾,醉人心肺,虚无缥缈。他们眼看赶上红灯了,但是红灯却又消失了,五音六律,只留长长的韵味。不多时,天已破晓,张良几个一看,船儿驶进了一条小河。 小河的水清凌凌的,河面上,鱼虾戏逗,水鸟翔舞。河旁芦苇丛生,蒲草没人,鲜花盛开,清香扑鼻。他们好像进了仙境。张良几个回味了晚上情景,又细瞅这佳景圣地,瑞气缭绕,犹如银河。认为这小河沟是神仙住的地方,他们就把这条河沟叫做神仙沟了。神仙沟的名字越叫越响,一直流传到现在。
神仙沟 ●东营民谣 ●地名传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