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事出门,“天眼”帮您看家 |
| 投入5亿元,安装探头4万余个,绘就“平安东营”本报记者王超 | |
- 2013年07月20日
作者:
-
【PDF版】
|
|
|
|
|
红外监控装进楼道里 家门口享六项服务 16日,记者在辛店社区瑞都花园小区发现,37栋居民楼内全部安置上了楼宇循环录制监控系统。社区民警苏晖介绍,安装的是高清红外补光视频监控系统,楼道内如果发生意外,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还方便事后取证。循环录制更是延长了一周,“只要有不法分子进入,摄像头就会自动记录信息,极具威慑与排查作用,效果很好。”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民警不仅安装了“天眼”,还将防盗知识送到市民的家门口。“这些展板上的内容真逼真,挺有意思的。”18日,在安宁社区内几幅防盗防扒立体展板吸引了小区居民的注意。记者发现,这几幅立体展板不同于以往的展板只用文字和图片加以解说,而是将多种盗窃手法、过程以立体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立体展板,直接把盗窃过程呈现出来,居民一看就懂,对日常防盗很有用。”一位居民说到。日前,东营很多小区都建起了这种警务文化广场,把预警提示、食药安全、防盗常识等很多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献给居民。 近来,东营市公安局全力推动以消防、车管、危管、外管、网管、物管六项公安业务进社区活动,并结合东营实际,创新推出“6+X”工作模式,将最贴近市民生活、市民最需要的经侦、食药环侦、禁毒、人口管理及便民小警务送进社区,为市民提供近距离便捷服务,消除老百姓身边的危险隐患,及时化解纠纷。 中心城44个易发案区 装上100多个高清探头 在辽河小区门口,记者看到门内外各安装有一个卡口型监控探头。在小区内的道路东侧,每隔一百余米就有一个摄像头。70岁的王女士在辽河小区居住近5年了,王女士介绍,以前小区曾发生过偷窃的事,但是自从安装了摄像头后,几乎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有了摄像头我们住得更安心了。” 据悉,东营先后投入资金5亿多元,建设视频监控探头4万余个,数百个治安卡口,初步形成了“路路有卡口、村居有监控”的全时空、多层次、覆盖面广的社会治安视频动态监控体系。东营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中心城区的44个易发案区域安装了100多个高清监控探头,并全部加装了夜间补光灯和音响。 东营还在全市的所有村庄安装视频监控,并将各县区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公安机关的视频指挥中心。民警介绍,除了震慑作用,视频监控还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线索。 数字城管与公安监控相连接 城市问题一目了然 除了市民的安全有了保障,城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让市民生活得更安心。今年4月11日,北一路与东三路交叉路口东80米一处污水井盖被发现丢失。很快,这条信息便被该区域的信息采集员拍照上传到系统,由监督中心受理并启动流程,相关部门着手对问题进行处理。就这样,一个污水井盖丢失的问题从发现到解决,只用了两个半小时。 据悉,今年6月份,东营市数字城管项目市级指挥平台建设全部完成,数字城管系统已经正常运转。指挥平台在经过试运行后,新拓展了城市供水、供暖、供气,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指挥调度,无线监控信息传递,数字化城管通信,GPS卫星定位等11个拓展应用子系统。通过视频监控、数据采集员巡视等方式,整个城市的小“毛病”都一览无余。 据了解,除了分布在城区的流动信息采集员日常采集外,目前的数字化城管视频监控系统还与公安机关的视频监控系统相连接,通过视频监控,只要有摄像头的地方,相关的公共设施都能一目了然,一有情况可以及时进行处理。自东营市数字城管投入使用以来,每天都能发现各类城市问题并及时解决,井盖缺失、地砖破损等问题都会迅速做出处理意见。 (本版图片由东营警方提供) 马拉松比赛期间,民警为市民提供相关服务。 公共安全是居民在城市舒心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在这方面也做出了相应努力。据悉,2012年度全省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东营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为97.58%、97.63%,分别较2011年增长1.05%和0.80%,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二。今年上半年,东营市共有52个社区、1344个农村实现了刑事案件“零发案”,分别占社区和农村总数的36.1%、74.9%。另外,数字城管系统的运行,将城市管理推向了现代化和信息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