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小区改造加速跑提升绿化,居民全员参与 |
| 创城进展不小,小广告治理是难点 | |
- 2013年07月20日
作者:
-
【PDF版】
|
|
|
 | 明月社区里清洁工们正在小区中巡逻,看到垃圾后,就进行清理。
本报记者 孙娜娜 摄 |
|
本报见习记者 聂潇潇 记者 孙娜娜 创建文明城市是每年东营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19日,记者走访府前社区和明月社区,了解社区在创建文明城市(以下简称创城)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具体还有哪些难点需要解决。 硬件设施跟上趟 小区换了新“保姆” 据了解,府前小区和清风小区都是东城的老小区了,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府前社区工作站刘站长说,自从搭上小区维修改造的顺风车,一些“疑难杂症”轻松解决了。2012年小区改造,354个楼道门都得以换新,应居民的要求,政府还出资为居民楼的楼顶做了防水处理。 小区中安装了监控及摄像头,监控连接到明月派出所。小区大门口配备24小时的值班保安。“现在小区的治安好了很多,犯案率也低了。”刘站长还说,去年小区中补植了绿化带,今年小区环境就有了很大的改观。 为了解决府前小区的下水道易堵问题,从2012年起,针对下水道疏通过4次,政府投入近100万元,所有的井子进行清淤,化粪池全部抽空,管道进行疏通。 硬件设施跟上趟了,剩下的就是后期维护了。据了解,今年7月1日,府前社区和明月社区都更换了新的物业。自7月份上岗后,物业又进行拉网式的清理整治,张贴禁止乱堆杂物的通知,清理楼道内堆放的旧家具等杂物,清理小广告。 居民理解并参与 从提升自我素质做起 “小区中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加大了对文明的宣传。效果很明显,这两年明显看到市民素质的提高。”刘站长说,为了让创城成为整个小区的活动,楼长带头,宣传,张贴文明宣传单。提高榜样的力量,发放“致每家每户的一封信”,具体宣传创城。社区还成立了居民巡逻队——“邻里守望团”。 “创城工作取得成效,首先是靠居民的自觉。小区的多项工程得以完工,是居民主动发现上报,召开无数个居民代表大会的结果。”明月社区工作人员说。 但很多问题在施工中也存在沟通的问题。府前社区向政府申请了化粪池改造资金,但施工队挖备用的化粪池时却受到了阻拦。后来,社区召开相关楼层的居民大会,向他们解释了利害关系,工程才得以动工。明月社区的工作人员说,无论是物业还是居民,相互理解是重点。 刘站长说,一般居民遇到设施故障或其他问题,都会求救物业或社区,但某些问题却不在物业的管辖范围。比如,有次某栋楼的单元门锁坏了,居民要求物业维修。但这不在物业的职责范围内,应该由该单元楼的业主出钱换锁。“像这种情况还有很多,有些事情物业不管居民不满,但如果都管,也是有心无力。”刘站长说。 流动人口多、小商贩难管 小区创城难度还不小 “小区里流动人口很多,有些人不会把小区当做自己的家来维护,”刘站长说,有些情况让保洁人员无可奈何,小区里没有公厕,随地大小便问题给卫生维护带来很多麻烦。 府前社区站长刘鹏还说,街道社区400多名职工都投入到创城工作中,其中小广告始终是清理的难点。“去年我们买了80多桶涂料,但涂上之后又被贴满了。”刘鹏说。为此,街道争取了小区整个楼道的刮瓷工程。为了防止贴广告者进入楼道,府前小区158个楼道,清风小区164个楼道全部换了新锁。但居民并没有极力配合,“居委会发新钥匙时,很多都没发下去。有的居民为了方便出入,宁愿让楼道门大开。居民的自我维护意识不强,我们的治理工作就会陷入被动。” 小区内流动商贩的管理也是创城一大难题。刘鹏告诉记者,为了治理小商贩,有一段时间,社区和城管人员展开了拉锯战,城管不允许其在街道上摆摊,小区的环境也不容破坏,因此小商贩的问题一时找不到突破点。“其实商贩们完全可以到府前小区中的农贸市场正规经营,而且社区也与商贩沟通,指定了专门的小区摊点,但没有商贩能到指定摊点做生意,依然聚集在门口,给小区的排污、卫生都带来很大的负担。”刘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