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温飙升,催生城市“蹭凉族” |
商家来者不拒,民工“害羞”怕“影响不好” | |
- 2013年07月05日
作者:
-
【PDF版】
|
|
 | 市民在商场休息区“蹭凉”。本报记者 周晋 摄
|  | 在树荫下乘凉的民工。本报记者 周晋 摄 |
|
文/片 本报记者 周晋 近日,连续的高温闷热天气让人感到酷热难当,炎热的“桑拿天”也催生了大量的“蹭凉族”。东营各大超市、图书馆、商场的空调终日开放,这类“冷气十足”的公共场所也就成了“蹭凉族”的聚集地。 图书馆 为“蹭凉族”开辟阅读空间 可以盘膝而坐交流学习 7月4日,记者走访东城图书馆和图书音响店发现,市民每人都拿着一本书,有的坐在地上,有的蹲在地上认认真真地看着,这让原本人就比较多的书店里,如今更是“人满为患”。 “带着孩子来书店看看书,不仅可以避暑,还可以让孩子在这里多学点知识。”市民张先生说,他不上班没事的时候就会带着孩子来看书,特别是天气炎热的时候。 这两天学生都放假,中、高考也相继结束,人数比前两天多,算是一次“小高峰”。 当记者问及如果有人专门来乘凉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时,东营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王女士告诉说:“图书馆本来就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欢迎更多的市民来阅读图书,蹭凉的同时也在学习,我们专门准备了阅读室,可以让他们互相交流学习。每年都这样,现在每天他们都会选择一个时间段过来。” 商家 “来了就是客” 避暑、消费两不误 记者在东城一些大型商场看到,商场内设置的休息凳和秋千几乎都是座无虚席,三三两两的市民在超市里走来走去,也不进行购物,一些市民买完东西也不急着回家,推着购物车坐在休息凳上看报纸、聊天。 “一开始就是想带着孩子来坐一会儿,可是干坐着太无聊,我就买了点吃的。”市民林女士说。 对于市民的“蹭凉”行为,商家大都表示欢迎。 银座东城店工作人员袁女士告诉记者:“来了就是客嘛,只要顾客来了我们就欢迎,我们在每一层楼都设有休息区和秋千。” 当记者问到如果民工来避暑会不会对超市有影响时,袁女士表示,商场现在就有很多民工在施工,民工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很辛苦,完全可以来商场解决避暑问题。只要顾客不乱丢垃圾,我们都非常欢迎,而且顾客多了也会带动消费。 民工 只能就近避暑 多会选择公园 中午休息的时候,记者在金水小区采访到了民工刘师傅,一处树荫、一个泡沫板、一张凉席和一台极其简易的风扇就组成了刘师傅和工友们的最佳避暑点。有的民工甚至直接坐在地上。 “我第一次进城打工,也不知道商场和超市都在什么地方,觉得在树下就挺凉快,大家一起在树下打打牌,要是实在热得不行了就冲个凉水澡。” 刘师傅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要去图书馆、银行或是超市去避暑,觉得去银行如果不办理业务就在那坐着乘凉会给银行造成不好的影响,自己坐着也会不好意思。 说完这些刘师傅低下头默默看了一眼自己有些发灰的白T恤,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工友们也都互开玩笑地说着:“我们这个形象还成群结队地去乘凉影响太不好了。”刘师傅告诉记者:“我们晚上工作完了就去河边或者公园转转,沿河有风还挺凉快,我们不能去太远的地方避暑,要不然,走过去凉快了走回来又一身的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