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7月04日
作者:
-
【PDF版】
|
|
|
在过去,每一个互联网产品出现之后,都会经历一段疯狂生长期。 这段时期的特点是,增长迅速,监管缺位,在多数人了解这种产品之前,就已完成市场布局,当监管注意到这一块时,份额也基本固定了。 不过,这一规则在某些特殊行业并不适用,在如今这个时代也越来越不适用了,因为形势变了,监管水平也在进步嘛。 而打车App,正是把这两条都占了,所以目前看来情况有些悲剧。 打车App的一个天生缺陷,就是设计者对现行法规和行业现状了解不够透彻,其规则设置貌似合理但既不合理又不合法,遭到管制是必然的,炒作的话早一点来,不炒的话可以晚一点发生。悲剧的是,这一次发生太快了。 打车App不是不可以有,问题是谁可以有。 有出租车行业人士称,由于出租车上下游的衍生业务大都由有着政府背景的利益集团经营,打车App触及了他们的利益后遭到弹压将是必然——打车App可以给司机带来订单,司机资源和乘客数据很大程度会导向打车App企业,一旦后续商业模式涉及出租车上下游产业,出租车企业不可能坐以待毙,而“加价”则挑战了政府管理部门的定价权,肯定将成为引来“大棒”的死结。 首当其冲被影响的,就是由出租车公司自己打造的电话召车平台。根据媒体报道,由金银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96103北京叫车服务网平台,已经因为打车App的火爆而订单量锐减。而银建、金建、金银建三家属于北京银建集团下的出租车公司,车辆规模占据北京出租车总量6.66万的20%,银建出租也是北京7家出租车“大佬”的龙头。 “如果这个领域的市场真的被开发出来,大的出租车公司或有政府行业背景出租车行业协会肯定会介入分一杯羹。”一位目前从事移动互联行业的人士称,“人家的优势会比独立的第三方创业公司更明显。最后可能的结果是:桃子被出租车公司或行业协会们拿走了,打车类App干了帮人作嫁衣裳的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