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家地头蔬菜直通市场,便宜!
街道变身农贸市场,让附近居民省不少麻烦
  • 2013年07月04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锦华农贸市场内,南里菜商又做成一单买卖。 本报见习记者 齐绍安 摄
  位于锦华五区附近的锦华市场,每天吸引着众多市民来买菜。菜价低、菜新鲜,让它备受市民的青睐。而在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街道,只有几个商贩买菜。随着自身的发展,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报7月3日讯(见习记者 齐绍安) 每天清晨4时开始,来自利津、河口甚至滨州市沾化等地的菜商陆续赶到锦华市场。市区近郊村庄的村民则开着三轮车从地头装上菜之后,和同村村民结伴来到市场。靠着菜价低、菜新鲜,原先的街道已成小具规模的锦华农贸市场。
  东营区六户镇的赵师傅,每天凌晨四点多就要起床,骑着伴随他多年的摩托三轮来到自家大棚里,装上400斤左右西红柿,然后迎着晨风驱车50多分钟,来到锦华市场。他摆上大筐,撑起遮阳伞,坐到马扎上,便开始了一天的买卖。据赵师傅讲,“我和旁边卖瓜的老哥们是一起过来的,最近几天来得勤。现在棚里的柿子秧快拔了,西红柿有些小,扔了又怪可惜,就和同村的村民搭伴来这里卖。”
  记者发现,市场内还有不少菜商像赵师傅这样,从自家地里摘菜到集市上来卖,有的豆角捆绑得很简单,有些甚至就散落在车内,现卖现捆。“都是从地里摘了菜就过来的,还来不及绑。”一位来自南里的菜农说。但买菜的市民却不怎么介意,“绑得丑点无所谓,菜合适就行,这里豆角只卖一块五,比别的地方便宜5毛到一块。”
  除了这些从自家地里摘菜的菜农们,市场上还有不少菜商从寿光、利津等蔬菜产地拉来成车蔬菜,运输车辆成了自家仓库,车前黄瓜、茄子、芸豆一字摆开。“这些都是直接从菜棚里拉来的,西红柿一块、芸豆两块、豆角一块五,价格比其他地方都便宜。”家住南里的菜商圆女士告诉记者,“这豆角都是从潍坊寿光拉来的,以前每斤8毛,今天去晚了,涨到1块,早上7点多钟才来。”记者看到,虽然正值正午,来锦华市场买菜的市民仍是络绎不绝。家住八分厂的孙女士几乎每天都来锦华市场买菜,“我们小区附近也有菜市场,但是菜比这里贵。”孙女士说。
  记者粗略一算,在蔬菜销售旺的时候,菜商每车装3500斤左右蔬菜,按每斤4毛的利润来算,一天刨去成本能挣1000多元,但并不是很稳定。谈到收入,来自河口的一位菜贩告诉记者,“虽然挣钱不少,但很受罪,有时夜里12点到利津拉菜,凌晨2点多回来,然后眯上一会儿,就得往这里赶。”在锦华市场入口拐角处,家住锦华四区的一对夫妇告诉记者,“这附近就这一个菜市场,走着过来买菜很方便。来得早的话,青菜还能掐出水来,很新鲜,听说价钱也比其他市场上要便宜不少。”
  锦华物业站市场治安巡逻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原先就是街道,附近又没什么卖菜的,路边经常有来摆摊的商贩卖菜卖瓜,我们也没法赶。后来想着附近也没有像样的市场,就申请把这一块规划成农贸市场,固定摊贩每个月收400元清洁费,流动小贩每天10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01版:黄三角早报
 A02版:黄三角早报·清风谭
 A03版:黄三角早报·早报眼
 A04版:黄三角早报·早报眼
 A05版:黄三角早报·早报眼
 A06版:黄三角早报·黄蓝讯
 A07版:黄三角早报·黄蓝讯
 A08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09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10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11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12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13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14版:黄三角早报·城中事
 A15版:黄三角早报·移动专版
 A16版:黄三角早报·我社区
 B01版:黄三角早报·点天下
 B02版:黄三角早报·透点
 B03版:黄三角早报·热点
 B04版:黄三角早报·冷点
 B05版:黄三角早报·观点
 B06版:黄三角早报·楼市
 B07版:黄三角早报·楼市
 B08版:黄三角早报·楼市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