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6月19日
作者:
-
【PDF版】
|
|
 | ◥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张春贤。 |
|
张春贤已入疆三年。作为新疆第一主政官,他以民生建设为切入点,力促民族和解,维护社会稳定,屡屡刷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积弊和缺少有效应对,使得今日新疆治理依然如履薄冰。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地理中心,被视为多元文明和民族融合的梦想之地。但现实中,新疆地区周边环境复杂,经济文化落后,民族与社会矛盾交错,宗教冲突复杂,这些放诸全球皆称棘手的难题,是施政者谋求长治久安的必解之题。 封疆大吏的方法论 2010年4月26日上午,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告别他工作近5年的湖南,飞往3200多公里之外的乌鲁木齐。 不过,张春贤被急调入疆的主要背景却是2009年新疆发生“7.5”事件,这起事件造成至少197人死亡、1721人受伤,被官方定性为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 张春贤赴疆后,即力排众议恢复“7.5”后新疆与外界中断的互联网、手机短信、国际长途电话以及限呼国内长途电话的局部通信管制。此举既纾解了社会中坚人群的困懑,也释放了其挑战新疆难题的信心,是其赢得信任的第一步棋。 2010年5月26日,在很多新疆人对张春贤还很陌生的时候,他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在当天召开的会议上,张春贤放下讲稿对与会人员吐露心声,希望自己能成为新疆的“儿子娃娃”(有担当的男子汉)。这是张春贤第一次正式在全疆干部面前亮相。他的讲话让人确信,一个月来大范围的密集调研和座谈,使他在短时间内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包括各级官员、专家学者、普通民众还有网络留言。 在这个类似施政演说的会议上,张春贤分析了新疆面临的发展形势,并首次公布了有关治疆的战略选择。他毫不避讳公开新疆近年来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排名下滑的数据,也承认“7.5”后民族团结受到了挑战,为弥合民族之间的隔阂释放了充分诚意。 “历来治疆难。虽然有很多历史经验可以总结,但这都不能完全解决当下新疆的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位官员称,张春贤的思路,是要跳出“刚柔轮回”的治乱循环,着力发展现代化新疆。 全球化视野下的新疆如何在保持稳定与经济增长下获得新发展,成为摆在主政者面前一道新的政经课题。这个课题的深刻之处,不仅在于新疆的地理位置异常敏感、疆域宽广、其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极端不相称,更在于其向来敏感的民族关系在“7.5”后变得更为微妙,以及南疆维吾尔社会目前面临的深切社会危机。相比内地省份,新疆要完成现代化政经转型的难度被成倍放大,亟待新的政治智慧与社会治理模式。 在中外媒体密切关注“7.5”一周年乌鲁木齐是否平安度过的时候,张春贤一天上午乘车到乌鲁木齐闹市路口,进入880号干果店铺买干果。付账后,问起干果店的经营情况。附近一名维吾尔族商户认出了张春贤,跑过来向他反映“生意不好做”。张春贤当即承诺会协调有关部门减免一部分租金,让旅游部门带更多游客过来,并与大家一起努力让生意好起来,让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位官员说,张春贤初到新疆就明确了一整套发展战略,三年来一直按着这个蓝图前行。同时,他又擅长从细微做起,在民生上打开工作缺口,为新疆注入现代化的血液。 改善新疆积欠民生 2010年5月4日,履新不久的张春贤到乌鲁木齐棚户区实地调研。在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围坐聊天时,当地人第一次听他提及“富民兴疆”。张承诺将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改善民众生活。而随后前往喀什调研所见,再次坚定了他的这个理念。在一片破旧的土坯房中,有户人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冬天连烧壶开水的煤都无力购买。 继南疆启动“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后,2010年6月24日,4座由企业冠名援建的水库分别在阿勒泰和塔城地区同时开工,新疆“定居兴牧”工程建设拉开序幕。这是自治区谋划多年的重要工程,但由于资金制约一直未能实施。两周前张春贤去水利厅调研时,创造性地提出由企业冠名援建的思路,难题终获解决。水库开工奠基当天,阿勒泰地区福海县72岁的哈萨克族老人俄勒斯别克一家8口,赶了几十公里山路前来参加仪式。在张春贤提议下,他们身着民族盛装登上主席台参加仪式,并一起为工程奠基。目前新疆27项定居兴牧水源工程已全部完工,2.5万户定居下来的牧民再不用长途迁徙,就医、孩子读书也有了保障。 在自治区的“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行动中,15688户家庭在两个月内解决了就业安置问题。政府为此开发了大量社区安保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零就业家庭”是指城镇家庭中,所有法定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政府还承诺,从2010年8月1日起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将在24小时内托底安置就业。 “张书记到各地调研,很多群众都请求他关注孩子的就业问题,拉着他的手掉眼泪,这对他触动很大,回来就安排部署我们去做这件事了。”据新疆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湘林回忆,2010年5、6月份,张春贤就把这作为一个题目向他们提了出来,7月份协调人员研究怎样推进,并组织全区12个地州、46个县(乌鲁木齐、克拉玛依除外)实施全面调研,发现问题特别严重。后来自治区出台了18号文件,成立专门机构专项解决这个问题。 自2010年起,新疆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逐年大幅提高,连续三年超七成,累计支出4843亿元,比200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还多600多亿元。在2011年,新疆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项惠民政策出台。 2011年3月15日,南疆叶尔羌河畔的天然气入户工程开工建设。这项工程要持续到2015年,届时新疆所有的县市都将接通天然气。2011年入冬后,若羌县瓦石峡乡吾塔木村的村民拧开家中的水龙头,就能接到洁净的自来水,不用再挑渠水回家做饭。与这个沙漠村庄一样,随着民生投入的持续加大,到2015年新疆将有343.26万户农牧民告别“夏天喝渠水、冬天饮雪水”的历史。 “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如果我们一般的困难群众,平时连干馕和拌面都吃不上,何谈政治、何谈民主、何谈提升素质?”在中共十八大新疆代表团开放日,张春贤这样阐述自己的理念。 内地经验移植新疆 在张春贤入疆前的2009年,新疆GDP只有4200亿元,仅相当于内地一个二线大城市的经济总量。当时,石油石化一业独大,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足,全疆90%以上的县市财政不能自给,对中央财政依赖很大。 当地官员期待,张氏治湘时有效调动资源给湖南经济带来的积极变化,能够被再次移植到新疆。 新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资源优势并不必然是产业与经济优势,真正转化为财富需要很多外在条件。国家曾提出“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将新疆煤炭东运至内地,然而却受困于长距离的交通运输压力。这种情况下,“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就成为破题之举,而打造远距离、大规模输电的电力高速公路便是实现“疆电外送”的最佳通道。 在张春贤的大力推动下,新疆能源建设于2012年全面提速,其陆上能源大通道战略地位渐显。而“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加速推进,使得困扰新疆煤炭外运的瓶颈被逐步打破,新疆新型工业化正逐步由“石化独秀”向“油煤双驱”转型,能源产业成为新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张春贤的交通部长履历,使得他更能体认在实施西进战略中新疆交通设施不足的软肋。他引入此前新疆人并不熟悉的“区域大通道”概念,要求用5至10年时间,把新疆由国家交通网络末端,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中心,打造“新欧亚大陆桥”,为后续新疆规模产业发展埋下伏笔。 考虑到新疆交通建设力量严重不足,地域广阔且监管难度大,张春贤协调他之前主政的交通部,先后与12个省市的16家建设单位签订协议,开展全国首次大规模“援疆代建”。目前,新疆75%的高速公路项目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在经历了长期经济增速“低位横盘”后,新疆在2011年凸现“拐点”迹象。从2012年6月起,新疆非石油工业总量首次超过石油工业,工业结构调整实现零的突破。不出意外的话,新疆会在2013年实现4年翻番。 2012年12月26日,在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张春贤宣布新疆将与全国同步迈向小康社会。到2020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要比2010年翻一番半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翻一番半左右。 “贤哥”能红多久? “张春贤刚来的时候,对我们维吾尔族人而言,不过是又换了一个汉族官员”。在乌鲁木齐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艾力亚说,“但是慢慢地,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感觉这个人和别的官员不一样。你看他开通微博、街头走访、逛夜市,还与大家一起喝啤酒,你可以认为他是在作秀,但即便这个秀,现在又有几个官员能作得出来?” 张春贤出身平民,由社会最底层一步一个脚印抵达政府高层。他是家中独生子,孩童时期家乡河南遭遇三年大饥荒,周围大批乡邻都外出逃荒,父母怕他饿死,也把他送到陕西亲戚家寄居。在位于陕西省白水县的大山深处,张春贤当了一年的放羊娃。 与他给外界的温和印象迥异,据交通部曾与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说,张春贤极富个性。他的父亲曾评价儿子“太犟”,“一斧子下去两个橛”。他无视官场“潜规则”,直言不讳地提醒同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传递消极情绪。因不喜欢行文中的“八股”风格,他执笔撰写了担任部长后的第一份施政工作报告。 尽管仕途节节攀升,锄田出身的张春贤一直保持着平易近人的做派。看到有人进到办公室,他一定起身招呼。他也一直没有放弃与普通百姓的接触——不预先通知就到一般家庭访问,可能还留下来吃顿便饭,在湖南时甚至参加过一对农家小夫妻的婚礼。 张春贤在新疆,被不少年轻人以“春哥”、“贤哥”称之,这种爱称侧面体现了张春贤治理新疆的政声。张春贤不止一次强调“要依法执政和各族民众分享发展的成果”,这与新疆过去官方的说法有明显不同。而张对媒体承认民族歧视问题确实存在的坦诚态度,亦获赞誉。 张氏治疆三年成绩有目共睹,但拥有内地省份转型发展中的几乎所有难题,再加上边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几何级放大效应,决定了新疆的深层次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张春贤现时的压力也很难减轻。 更大的挑战是,在面对目前新疆内外的复杂状况时,旧有的传统思维习惯和工作学习惰性,会在官员中间延续,处理方式习惯于他们最熟悉也最拿手的传统维稳方式。张春贤需要足够的社会信任,而这种信任某种程度上是脆弱的,尤其是在面对像巴楚“4·23”这样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时。 2013年“五一”小长假过后,张春贤在南疆阿克苏地区就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等议题展开新一轮调研。三年前,他也是这样开始了全疆调研之路,迄今已经走遍这1/6国土上的每一个县市。如今,他要“再摸摸情况,看看干得到底怎么样。” (据《凤凰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