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取政策支持,服务小微企业 |
东营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成立本报记者李玉亮 | |
- 2013年06月18日
作者:
-
【PDF版】
|
|
|
2008年,东营成立首家小额贷款公司以来,截至目前,我市已经有小额贷款公司29家,去年累计贷款额达141.75亿元,累计贷款余额51.3亿元。6月6日,东营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成立,协会将团结起全市29家小额贷款公司申请政策扶持、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审批简便:解小微企业燃眉之需 小额贷款公司,顾名思义,就是给企业和个人提供小额贷款的机构。比起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批流程非常简便,放款速度也快。个人申请的贷款一般当天就能放款,而小企业申请的贷款一般在两到三天内就可以放款,而且免抵押、免担保。 做小生意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像我们这种个体工商户或者微型企业,有时候进货也好、上设备也好,对资金的需求很急。去银行贷款的话,走完各种手续,十天半个月过去了,还得等待银行的审批。一旦审批过不了,就白费劲了。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去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东营市自2008年成立首家小额贷款公司以来,目前已经有小额贷款公司29家,注册资本达到45.96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近400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其中,2012年累计贷款额达141.75亿元,占全省14.15%;累计贷款余额51.3亿元,占全省13.69%;累计营业利润4.89亿元,占全省17.03%;累计利税1.497亿元,占全省16.82%。去年,东营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民间融资规范引导试点市,一批新型民间融资机构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先天不足:只贷不存,税负过重 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最大的区别在于,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而小额贷款公司则不能。这种“只贷不存、只出不进”的模式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先天不足。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不久,就将资本金发放一空,结果面临着无钱可贷的窘境。在东营,规模比较大的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它的股东是一些大集团,情况还比较乐观。 “比如丰泰小额贷款公司,它后面是大海集团,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但很多中小规模的小额贷款企业,它们就没有这么雄厚的实力。”东营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的会长徐国光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小额贷款公司盈利水平较低,税收负担沉重。从财税政策看,目前没有针对小贷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小贷公司税收参照一般工商企业执行,须缴25%的所得税和5.56%的营业税。 另外,除部分高管和业务骨干外,小贷公司员工多数没有银行从业经验,缺乏从事金融业务的知识和技能。 行业协会: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那么我们小额贷款行业协会成立后,就要为这个行业做一点事。原先是一家一家的小公司,在争取政策扶持时没有话语权。如今我们协会成立了,可以向政府要政策支持。比如税负这一部分,能不能把税负里地方截留的那部分返还给小额贷款公司,减轻他们的负担。成本低了,放贷的利息也会低下来,这样对小微企业是一个福音。” 此外,针对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不足的问题,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各企业集合融资。“原先一家家小企业出去融资,大家不信任你,不放心把钱给你。现在我们有了协会,集合起来再去融资,我们的底气就足了。”目前,浙江的小贷公司正在集体尝试通过发行私募债的方式去融资。 “总之,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为东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去帮助各个企业破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促进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