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东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 |
二氧化硫一年少排3761吨机动车减排还得加把劲 |
| |
- 2013年05月23日
作者: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王志刚 近些年,东营城市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城市中高收入群体家用汽车拥有量日趋饱和,由此带来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日前,山东省通报了东营市2012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排完成情况及主要问题,东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但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在全省同比下降3.48%的情况下,东营市却同比上升了0.41%,机动车减排问题较为突出。 1亿资金补助污染物减排 二氧化硫同比下降6.16% 通报显示,去年东营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8534吨,比2011年下降2.36%,其中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6038吨,比2011年下降4.63%。全市氨氮排放量4038吨,比2011年下降5.22%,其中工业和生活氨氮排放量2007吨,比2011年下降8.13%。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57300吨,比2011年少排3761吨,下降6.16%;氮氧化物排放量48869吨,比2011年下降0.93%。 “这主要得益于全市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实施及市政府减排大项目的有效开展。”东营市环保局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2年全市针对2011年度大气污染减排任务完成相对较差的情况下,把电厂脱硝设施建设、脱硫设施改造和旁路拆除、石化企业催化再生烟气脱硫和硫磺回收尾气治理等作为重点,下达治理任务完成时限,引导企业治污减排。 “东营市在2012年度拿出总计补助资金约1亿元用于电厂脱硝工程建设、石油炼制企业催化再生烟气脱硫工程建设和橡胶轮胎企业恶臭气体治理工程建设。”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营市石化企业多,是二氧化硫排放第二大行业。东营市规定2012年石化企业建设催化再生烟气脱硫设施的,每个企业补助脱硝扶持资金500万元;热电厂建设脱硝设施的,每个企业补助脱硝扶持资金500万元;限期治理的橡胶轮胎企业按期完成恶臭处理系统建设任务的,按完成时限要求补助100万元或者200万元。 尾气排放压力大 氮氧化物同比上升0.41% “当前,东营市机动车拥有量越来越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的治理难度非常大。”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东营市的机动车排气监管队伍和执法能力相对薄弱,减排力度不足。此外,在他看来,机动车燃油品质升级进展缓慢也加剧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程度。据悉,2012年,东营市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上升0.41%,而全省却同比下降了3.48%。 据悉,截至2012年年底百户居民拥有家用汽车已达52辆。“现在确实看出车多来了,小区里车多得停不下,小区门外的路边上都停满了。”位于海信慧园小区的一位物业经理告诉记者,他们所管辖的小区里最多的一家有五辆汽车。“这么多车能不带来污染么。” 据介绍,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为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据统计,汽车发动机每燃烧1千克汽油,要消耗15千克新鲜空气,同时排出150至200克的一氧化碳、4至8克的碳氢化合物、4至20克的氧化氮等物质。由于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距地面1米左右层面,正处在人们的呼吸带附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 新上化工企业排污多 养殖业污染严重 “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新上化工等排放企业比较多,带来的污染物排污多。”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营原本就是一个石化、工业企业为主的城市,随着一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不断有新的化工企业项目投产,“这些项目给东营的污染治理带来很大压力。”作为全国重要的地炼企业集中地,东营去年原油加工量增加601万吨,占全省增加量的63%。“对排污治理而言,这也是一项不断加大的压力。 此外,在该工作人员看来,农业污染治理比较困难。“现在农业污染治理缺乏资金及配套设施。尤其是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尤为严重,在没有有效政策引导的情况下,非规模化养殖增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污染也越来越大。”他告诉记者,许多小养殖场缺乏约束,直接把粪便排到河道里,由此带来的水污染现象也越来越多。 ◎建议: 发展公共交通,控尾气排放 “控制汽车尾气污染,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大家公交出行,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山东省环保厅工作人员王靖雯告诉记者,年初的雾霾天气、较差的空气质量,让人们的目光投向了汽车尾气,作为一个人均汽车保有量日趋饱和的城市,“限购私家车、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或许也将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此前,阳光100集团董事长易小迪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曾表示,东营不能让老百姓走进“汽车城市”的误区,这是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犯的错误。在他看来,东营应该大力发展公交、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避免放任汽车保有量继续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