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一学生研发8种机械设备半年销售额近30万 |
文/片本报见习记者王逸飞 | |
- 2013年04月22日
作者:
-
【PDF版】
|
|
 | 司重镇在修理所研发的机械加工设备。 |
|
入学仅仅半年多的东营职业学院大一学生司重镇,自主研发的8类机械加工设备不仅填补了市场需求空白,更是被潍坊、博兴等近十家加工企业引进投产,产品销售额达近三十万元。16日上午,记者在东营职业学院见到了司重镇,他用电脑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各项发明成果,并谈起了他的创造生活。
发明的设备,已有近10家企业投产 性格憨厚,朴实健谈是这个黝黑的广饶小伙儿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是全自动裁板裁口机,它是用来裁切木板原料和板料裁口的,全部是自动化运行,一台机器可以节省三四个人力。”司重镇打开一段视频,向记者介绍起设备的优点。这些视频是他在家中做好设备后自己录制的。因为设备运输不便,他目前只能通过视频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发明。视频里,包括了现有人工操作及机械化生产的对比,便捷性和效率的提高一目了然。 记者逐一了解了司重镇目前已经研发完成的8种机械加工设备,其中大多属于木质包装盒流水线生产设备:包括全自动开盒机、全自动裁边洗料机、全自动订箱机等。虽然由于资金较少等原因,机器整体框架大都有些简单,然而还是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甚至加工作坊,产能大小受劳动力制约严重,我制造的这些机器就是希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同时灵活适应市场需求。而所有的机器都有环保设计和安全保护装置,可以将生产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司重镇告诉记者。 目前,司重镇发明的设备已经在广饶县俊杰木质包装盒厂、万乐泥浆板制造厂以及潍坊、淄博、博兴等近十家规模不等的加工制造企业投产运行。短短半年时间,出售的机器为他带来了近30万元的销售额和可观的利润回报。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市场初步认可,司重镇欣慰而更加自信。 “我的每一个发明都是在认真考察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做的,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市场反应我也有所预料,但是可以改进提高的地方还有不少,包括我的产品,之后我也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研发中去。”司重镇表示。 高一时便开始发明创造 1993年出生的司重镇成长于广饶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一名技术工人。受父亲工作环境的影响,司重镇自小对机械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高一时便独自发明出了一台机械加工设备。而因为痴迷于设备制造发明,他的高中只读了一年半。后来一次次实验的失败,让还是孩子的他明白了系统知识的重要性。司重镇选择了复读,并于去年考入了东营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几年的实践探索,加之专业知识的学习,让司重镇在他的“创造世界”里更加如鱼得水。 在学校里的司重镇,并不为多人熟知。记者从他的同学口中了解到,司重镇是他们机电四班的班长,除了日常学习和处理班级事务,他们看到最多的就是司重镇坐在电脑面前构思、画图,有时候一坐就是半天甚至一天。偶尔也会跟他们一起出去聚聚餐、打打篮球。虽然觉得他有些与众不同,但关系都处得非常融洽。 据司重镇透露,正是在大学里的这半年,不仅是专业知识得到了补充,在思维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班长的身份也让他在人际交往能力、遇事处理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而这些,都是在他看来比发明产品更宝贵的东西。 “现在回头想想,当初复读走进大学的选择没错。”司重镇说。 学校将为他提供场地和实验室 谈及未来,是独自创业还是参加就业?司重镇向记者描述了他的创业梦想。 “我希望在将来能够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名字就叫作‘飞创机械’,是飞翔、创造的意思。为解决现有制造行业中存在的单一靠人工生产的生产线问题,为他们研发制造新型设备,填补高端科技生产和纯人工生产之间的生产机械设备空缺。我有这个信心,现在基本上小企业需要的加工设备,我在一个季度内就能设计制造出来,而且性价比更高。我更希望能够走出一条校企合作的路子,在依托母校发展的同时,通过培训学生技能、增加就业机会这些方式,服务于母校。” 司重镇的辅导员老师赵勇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已经了解到司重镇的相关情况,学校领导也非常关注。东营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初步规划为他准备办公场地及科研实验室等硬件条件,力争将产品进行进一步推广。同时还鼓励司重镇申报各项国家专利,而申请所需的不菲费用,考虑到他的学生身份,如果有困难的话学校也会进行相应垫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