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安人扭秧歌过大年
  • 2013年02月18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白苗苗
    岁月匆匆,一个年头串起一岁时光。在人们眼里,春节,永远是一年最重要的归宿和起点……
  穿过“老家”的大街小巷,从记者的镜头里,可以看见各地最浓的“乡风”和“年味”:淄河沿岸,老人们用红线“封剪刀 绑是非”求平安;在延安,乡亲们拾柴火求财运,打篝火求平安;在东北,孩子们提着冰灯满街跑……
  这些温暖的习俗,满含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是我们无论多远都要回家的理由。每一次过年,都是一次寻根,充满熟悉和感动。
  在我的家乡延安,黄土高原上的百姓,喜欢扭着秧歌过大年。在延安,蒸枣花,贴窗花,拾柴(财),炸油糕等从老一辈手中承袭下来的传统,都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

  过了腊月二十三
扫窑、剪纸忙得欢

  进了腊月,春节的氛围日渐浓厚。腊月二十三一过,家家户户的婆姨们就忙碌起来了。她们把房间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尘不染,还会将家中所有的被褥衣物清洗得干干净净。延安人自古居住在窑洞里,打扫房间的习俗被称作“扫窑”。
  接下来的日子,可是够忙活的。诸如剪窗花,蒸枣花,炸油糕,做黄酒,酥鸡,酥鱼……住在窑洞中的老人们和一些心灵手巧的年轻妇女,三五成群地盘腿坐在暖烘烘的炕上。说说笑笑间,只用手中的剪刀和一张张红纸,伴随着“咔嚓咔嚓”声,纸屑飘飘洒洒落地,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窗花便出现了。为了图个好彩头,这些窗花也被起了充满吉祥寓意的名字。
  窑洞的窗户并不是像普通的住宅所使用的玻璃,而是木头制作的格子,上面再贴上很薄的一层麻纸。麻纸是一种很有韧劲的纸,隔风但不隔音。每到年关,居住在窑洞里的人就会将旧的麻纸撕去,贴上新的麻纸。窗花剪好后,就被贴在了这些麻纸上,显现出红红火火的新年氛围。
三十儿晚上吃两餐
枕头下放蒜头、鞭炮驱邪

  在大年三十儿的早晨,人们都要去祭拜去世的亲人,在供桌上摆上各种吃食,然后坟前点燃一串鞭炮,告诉已故的亲人要过年了。回到家后,贴春联,打扫院落,挂灯笼,就要迎接新年的到来了。在延安,年三十傍晚先要吃一顿面条,意为长寿面。到了晚上9点左右,又会吃第二顿饭,这顿饭以菜为主,4个凉菜、6个热菜,鸡鸭鱼肉俱全。
  年三十儿的晚上,父母都会给孩子在枕头下放压岁钱,未满周岁的孩子枕头下还有一串鞭炮和一颗完整的蒜,意思是驱邪避凶。守岁到零点,鞭炮声响彻云霄,一是寓意驱年兽、迎新春,二是迎回灶王爷。在灶台上摆放好用白面和红枣蒸的枣花馍,灶王爷就又被迎了回来,保佑来年美食不断。
吃饺子叫“填穷”“咬老鼠”
过年上山拾柴求财

  大年初一早上,一起床便要出门放一串鞭炮,称为“开门炮”,寓意开门大吉。接下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开始包饺子。长辈们说,以前日子苦,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只有过年了才能吃上好的。而饺子,就是过年期间的重头戏。正月初五早晨吃饺子叫“填穷”,意思是用美食填饱肚子,不再受贫穷的困扰。在延安人看来,大年三十儿是给鬼神过年,正月初六才是给人过年,也叫小年。这一天的习俗和大年三十儿差不多。
  正月十二,还得吃一次饺子。不过,这饺子可不是一般的饺子,而是被心灵手巧的婆姨们捏成了老鼠的形状。吃饺子又叫“咬老鼠”,吃掉一个饺子,就意味着吃掉一只糟蹋粮食的老鼠,希望这样可以保佑来年粮食大丰收。
  与众不同的是,延安人吃的饺子,多是萝卜肉馅儿的。
  延安市和各大县城有不少寺庙,在走亲戚串门的同时,不少人还会上山拜佛,以求平安。下山的时候,会看到不论大人小孩,手中都握着几根干柴。不要惊奇,在延安方言中,柴与财同音,所以拾柴也就含有拾财之意。
扭秧歌拜大年
打篝火祈平安

  在延安,有一种特殊的拜年方式,扭秧歌。“每到正月里,秧歌扭得欢。”从乡镇县城到市里,随处可以听见锣鼓欢腾的声响。
  秧歌演员披红挂绿,身穿艳丽的演出服。在伞头的指挥下扭起秧歌,一边走一边变换组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图案,让人眼花缭乱。每到一处,伞头都会即兴创作唱词为主人献唱,送上祝福。每到正月十五,是延安人的大日子,不止是元宵节,还有延安市最优秀的秧歌队进行秧歌汇演。
  “一圪嘟葱来,一圪嘟蒜;一圪嘟婆姨,一圪嘟汉;一圪嘟秧歌满沟转,一圪嘟娃娃就撵着看”。正月十五这一天,安塞腰鼓、宜川高跷、子长唢呐、洛川狮子、黄陵芯子等陕北著名的民间艺术都可在延安见到。
  延安人还有打火的习惯。正月二十三,街坊四邻从山上捡回干柴,点燃篝火,围坐成一圈,把装粮食的簸箕、饭盆等用具在篝火上绕几圈,请求上天赐予更多的粮食。在正月的最后一天也点一堆篝火,大人们跨过篝火堆,小孩们则被父母抱着在篝火上空转一圈,在延安人看来,欢笑间,这样一跨一转,百病全被扔掉,大家都会有一个健壮的体魄。随着篝火燃尽,春节才彻底结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