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2月18日
作者:
-
【PDF版】
|
|
 | 宋希祥在照看孙子。
|
|
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四),潍坊市坊子区的宋希祥和家人正在自家炕头上哄孙子。每年过年的时候,他总会和家人回想回想过去,做做今年的打算。回忆起八九十年代,为了攒钱供两个孩子上学,他要在大队当通讯员,还要边种地边做副业。“发展得太快了,以前根本想不到现在的生活能这样好。” 1979年9月10日,这一天宋希祥记得很清楚,高中毕业后他被选为一名大队通讯员。当时通讯员的主要任务是去镇上公社拿开会通知,据宋希祥介绍,村委有一部电话,开会前,镇上相关负责人会给村里打电话,“接到电话我就骑着村里配的自行车去拿开会通知,再把通知送到参会的人员的手里。”另外,他还负责村里工作组的饮食,“买菜、割肉都是我的事,天天骑着自行车在外面跑,风雨无阻。” 干了三年通讯员后,宋希祥兼任大桃大队团支部书记,一年后又兼任民兵连长,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兼大队会计。 回忆起当年的事情,他兴奋地向记者讲述了曾经做过的两项副业。“做衣服在当时可是一大手艺,特别是到了年底,非常忙。”宋希祥说从1986年开始,他辞去大队职务,农闲时帮妻子做衣服。妻子负责做衣服,他则学着锁衣服边。据宋希祥回忆,自家因为有这个副业,每年都比其他人家过得富足些。 由于做衣服太累,宋希祥和妻子便专心种地,“一开始没经验,种地不如人家种得好。”他不断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逐渐摸出了种植的门道。1988年,宋希祥开始种芦笋,“我每年都从养鸡场拉很多鸡粪,以肥料养地,慢慢地自家的芦笋长得在村里数一数二,产量也高。”种地赚了钱,供孩子上学也不再紧紧巴巴,家里还新添了煤气灶、三轮车、电视等,这在当时来说就是“奢侈品”。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宋希祥说孩子都参加了工作,他终于松了口气,“现在我的任务就是照看孙子。”闲暇时间还会去打乒乓球,用他的话说,“如今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