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2月18日
作者:
-
【PDF版】
|
|
 | 务工人员背着行囊,开始新一年的打拼。 本报记者 郑美芹 见习记者 胡祥东 摄 |
|
本报2月18日讯(记者 郑美芹 见习记者 胡祥东) 春节过后,外来务工人员陆续返城。17日,记者在东营汽车总站看到已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从一辆辆长途大巴上下来,他们当中有的已经在东营奋斗多年,有的初来乍到,但都满怀着在东营奋斗发展的期望。 17日,记者在车站出站口看到,在这些返回东营的外来务工者之中,有衣着朴素的老年人、有抱着孩子的中年人、也有靓丽时尚的年轻人。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已在东营有固定工作,假期结束直接回来上班。当然还有一些务工人员,想要趁着年后各企业用人高峰来东营寻求机会。来自湖北省仙桃市的黄先生告诉记者:“我有好几名同乡在东营打工,他们说东营待遇挺高的,就介绍我来了。希望能通过老板的面试留在东营发展。” 来自济南的务工者劳先生告诉记者,他已在东营盐场工作四五年了。“虽然离家不是很远,但是我每年只回家两次,除去春节能在家待一周外,8月份还能回家一次。”劳先生笑着说,因为在这里能学到很多东西,不能因为频繁回家耽误了工作。 记者注意到,车站外停放着一些带有公司单位字样的汽车,原来这是企业老板为了方便本单位员工,专程派来接人的车。某装饰公司老板刘先生开着自己的商务车来接他的员工,他说:“我是七年前从菏泽来的东营,白手起家,我深知外来务工者的辛酸,我自己开车来接他们不仅仅是对我这些兄弟们的尊重,更是与他们同甘共苦的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