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人情消费负担重,面子文化该“刹车”
  • 2013年02月04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春节临近,东营的很多市民开始晒起了人情账单。红色“罚单”和压岁钱等人情消费支出越来越多,一个月的工资已经明显不够。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最后却要背负高昂的人情消费,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和上班族干脆选择逃避,成了“春节恐归族”。
  人情消费本来应是收支平衡的事情,可面对节节攀升的物价和面子,大龄未婚人士与一般的工薪阶层开始不淡定了。结婚、生子、祝寿、庆春节等,本来是喜庆热闹的事情,凑份子也是为了表达祝福,可如今的人情消费却真的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罚单”。
  在春节这个团聚的节日里,人情消费让返乡的人喜忧参半,亲人团圆的高兴劲被人情消费冲淡,更有甚者选择不回家过年。人情消费的高额账单竟然能打败回家团聚的渴望,足以说明人情消费的“可怕”。
  中国社会已经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入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让人们从土地中解脱出来,除了亲属关系外,人与人之间建立了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维护需要一定的支出。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提高后,必然加大人情往来方面的投入,人情往来费用增加是必然的。不过像人情消费发展到现在,多半是在向消极的一面发展。
  其实,与其说人情消费的负担重,不如说是面子文化在作祟。中国人爱面子,春节消费也不例外。可是,礼尚往来的传统民俗如果变得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  
  面子文化不仅影响了大人的生活,也让孩子的童年变质。曾几何时,小孩子们获得快乐是何等简单,一块儿甜美的糖果,一个漂亮的文具盒,足以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新年。对小孩子而言,过年给压岁钱只是一种传统,再多的压岁钱也不如送上一份快乐,孩子的纯真不应该被社会风气“绑架”,纯真的童年应该有美好的回忆。
  春节人情消费比平常过日子开销大是正常的,但却不应该乱花钱,更不应该盲目攀比。人情消费与日俱增,理性消费更应该提倡,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给春节人情消费减负,面子文化该先“刹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