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内考研学生80%以上报班 |
专家认为是否上考研班因人而异 | |
- 2013年01月16日
作者:
-
【PDF版】
|
|
 | 图书馆一间空教室内,学生们或蹲或坐或立,抓紧时间背书。 |  | 胜利学院图书馆自习室内,地上摆放着考研学生的复习资料。 |
|
本报见习记者 宋贝贝 2012年12月30日,距2013年考研还有5天,记者来到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随机采访了18名考研学子,其中17名表示报了考研辅导班,只有一名没有报班,自己复习。就此事,记者分别采访了考研学子和教育专家,学子们认为报班后自己心里有底,复习也有方向,教育专家则认为要因人而异,底子弱、自主学习能力差和竞争名牌院校热门专业的学生可选择报班。 ◆记者调查: 班内半数学生考研,其中80%以上报班 “二战”考研的盛同学向记者介绍,当时40多人的班里有一半同学选择考研,“在这20多人中98%的同学都报了辅导班,有的报启航,有的报高联和文都。很多都是团报的,一个人找几个考研的一起报,因为团报有优惠。” 王同学是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她在大三下学期开学时与四名考研的舍友一起报了启航的英语、政治全程班。她说,自己想考山东师范大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报辅导班,一是考虑到老师指导点肯定会比自己看管用,尤其是英语作文。二是因为政治知识点太多太散,并且现在的考研辅导资料太多了,自己也不知道看什么资料合适。”王同学还向记者介绍,刚开始确定考研时,对于报班与否很犹豫,就怕辅导班只是为了赚钱,教的质量问题没有保证。后来问了学姐,大部分报启航,也有报高联和文都的,都是视频教学,这几家都差不多。“现在所有的课上完了,感觉还行吧。” 孙同学为山东财经大学大四学生,由于家住东营便就近在石油大学上自习。他向记者介绍,大三下学期刚开始准备考研时,由于课比较多,平时自己抽时间准备英语,“后来发现自己看不行,找不到重点,学习方法也不对,复习的乱七八糟,因此便去报了辅导班。”他还说,班里90多个学生,一半考研,其中80%—90%的学生报了辅导班。 ◆考生心理: 不上辅导班,总觉得心里没底 王同学告诉记者,确定考研后,对是否报班自己很纠结,“我当时很早就开始准备了,但只是做题而已,身边也有朋友说不需要报班,但是自己心里没底,害怕复习方向错了,最后还是报了。”盛同学也有类似的观点,“不上辅导班,总觉得心里没底,报班会让自己更加有底气,更自信一些。说到底,考研就是一场心理战。” 申同学则认为自己是跟风随大流报的,“周围的朋友都去报班了,如果你不报就感觉落下了,所以自己也去报了。” 在记者采访的18位考研学子中,只有一位张同学没有报班。张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在班里学习成绩挺不错,而且作息比较规律,自控力也很好,“我觉得静下心来,合理安排时间,把该看的书都能够按部就班地看完,复习准备充足,那么报不报考研辅导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张同学认为,报了班心里也不见得有底,复习方向跟着考纲走就没错。 ◆专家观点: 考生是否上考研班因人而异 启航考研在胜利学院负责招生的张老师告诉记者,胜利学院约有1500人报了考研辅导班,“胜利学院考研成功率平均20%,好的专业能达到50%,差点的连10%都达不到。”由于每年考研人数太多,名校竞争激烈,很多没有经历考研的同学心里比较忐忑,“没考研之前所有人的心态都是一样的,辅导班无论能不能对复习起到作用,但在增加自信心方面确实有用。” 张老师还提醒各位考生,报名前要全面了解辅导班的资质,尤其是主讲老师的资格、学术背景;另外报班时不要相信所谓的保过或押中多道题目的宣传。 记者从一教育专家处了解到,考生是否上考研班因人而异。如果基础较好、自主学习能力强、有一定学习方法,考生不用上考研班。有三类考生可能需要上辅导班:一是底子较弱,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了解基本考试信息。二是自主学习能力差。这些考生是考研辅导班的主流。他们有的担心没人监督学习会放松自我要求,有的担心自己复习方向出现偏差,影响复习效果。三是竞争名牌院校热门专业,即便学习勤奋,方法得当,也会面临残酷的竞争,想通过上辅导班帮自己抓重点。 同样,这位专家还指出,考研辅导效果也因人而异。如果考生能够自律并且投入学习,且辅导班的教学服务质量有保证,那么考生可以缩小备考范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反之就未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