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100分的古永锵
  • 2013年01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更多
  他曾经是搜狐网“教父”,又在短短4年内将自创的优酷网送上纽交所,并不动分文就将最大竞争对手土豆网“吃掉”,缔造了2012年中国互联网最劲爆的新闻。在如今的商界生存,谁都得有两把刷子。但如古永锵般能拉钱、会创业、懂营销、知战略的全才却着实不多。
联姻土豆
  2012年8月20日,北京中关村普天大厦里,套着“土豆色”T恤的古永锵和身着“优酷蓝”衬衫的王微一起揭开了“优酷土豆股东大会批准合并”的牌匾。随即便是,土豆网从纳斯达克退市,王微退居集团“非执行董事”,古永锵升任董事长兼CEO。会场之外,搜狐网的张朝阳、奇艺网的龚宇、酷6网的李善友和56网的王建军都在注视着这一刻。4位古永锵的老对手心里不免乍生寒意——是否自己就是下一个王微呢?
  2010年~2012年的两年,中国互联网视频领域风云突变,“版权革命”带来了成本的不断攀升,行业整合一触即发。心力交瘁的王微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土豆网。
  古永锵总是沉稳有礼,对每一个问题都会思索再三。采访过他的人都知道,要让他评价一下张朝阳等“敏感人物”,哪怕一个字都挤不出来。同样,对于优酷、土豆的联姻,古永锵严令集团内部对外要强调二者的共同点,淡化分歧点,并将此次事件定义为“合并”,绝非“收购”。他自己也说:“我和王微有相似之处,至少都不是富二代嘛。”得“天时地利”的古永锵更看重“人和”这个驰骋未来商场的撒手锏。
  视频网络的“老大”吃掉“老二”,不仅可以奠定优酷的统治地位,还可以在广告收入及成本压缩方面尝到足够的甜头。据2012年8月6日优酷网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优酷土豆公司净收入3.874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96%。
三次“任性”
  1966年古永锵出生于香港,14岁便孤身赴澳求学,在新南威尔士大学以优异成绩跳级毕业;5年后又独自赴美求学。那时,19岁的古永锵连续两次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被加州伯克利大学录取,家人和朋友都劝他退而求其次。但执拗的古永锵依旧第三次报考,终于得偿所愿。这算是他人生的第一次“任性”。
  毕业后,他被大名鼎鼎的贝恩资本集团聘用。工作3年之后,他用业余时间苦读,考上了斯坦福大学MBA专业。贝恩资本当即表示愿意负担他所有学费,只有一个条件——毕业后要回到公司服务。可是,进了斯坦福的古永锵被迅速“洗脑”,血脉里更是注入了硅谷创业的冒险基因。于是,他不顾亲朋反对,拿出所有积蓄,甚至借钱给贝恩资本“赎身”。第二次“任性”以破财的方式换取了自由。
  年轻人轻狂叛逆、任性妄为是常有的事,但看似愚钝的古永锵却实则聪明非凡。其实,无论是伯克利还是斯坦福在美国都是直通华尔街投行的社交塔桥。庞大的校友网,上流社会的身份以及贝恩资本的客户关系为古永锵换来的是很多创业者想都不敢想的强力资本后台支持。
  1998年夏天,在国际饭店的咖啡厅里,张朝阳喝咖啡,古永锵品茶,两人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如何为搜狐网融资。茶过三巡,张朝阳瞪大了眼睛,“老古,干脆你来搜狐吧!”一场融资会谈变成了招聘会,古永锵干脆地接受了国内的第一份工作。
  进入了搜狐后,他从财务总监一直干到了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和总裁,并和张朝阳携手将搜狐带到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有趣的是,在搜狐竞聘首席运营官时,他的竞争对手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马云。英雄惜英雄,马云对古永锵说:“你是最适合做搜狐首席运营官的人。”也因为在竞聘中失败,马云转身于电子商务,并塑造了如今的阿里巴巴。这个传说一直被IT圈奉为佳话。
  在搜狐的日子,古永锵成为最接近张朝阳的人,无论事业成绩还是个人价值都得到了很大的体现,但是他却选择了第三次“任性”。
  毫无征兆,2005年3月,古永锵以陪老婆读书为由,毅然离开了搜狐。外界关于他和张朝阳不睦甚至自立门户的猜测甚嚣尘上。
  对于自己的选择,古永锵对记者吐露了心声:“离开搜狐,缘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当时宽带的普及以及视频的广泛应用,市场上需要一个好的视频网站;‘地利’,是我拥有在国内互联网和媒体圈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经验的团队;‘人和’,就是我个人很喜欢看视频。”
  时过境迁,如今的古永锵再谈起当年的经历,脸上依旧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兴奋,“我在搜狐6年,之后就需要闭关6个月。正好太太在纽约读书,我陪读时看了很多网站和电影,自己也跟着拍,就拍出了一个优酷。”
只要80—90分就够了
  39岁创业是否身逢其时?古永锵的同学们,如茅道临等已经在新浪网风生水起,而他自己敢于从头开始,得益于手握的大笔投资资金。2005年,当他创办合一网络之时,公司账面上现金超过300万美元,是国际投行们给他用以寻找项目的启动款。
  那时国内的大势是,王微已提早一年创立了土豆网,激动网、乐视网等视频公司也开业迎宾。美国的YouTube开始打造自己的王国,并和谷歌“眉来眼去”。巧合的是,和古永锵一起离开搜狐的那波人中,李善友等佼佼者也干起了视频。
  因为离开搜狐时,古永锵胸中已经有了打算,不同于其他对手,从开始他就对中国视频行业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单纯跟风做原创视频,模仿YouTube,只有死路一条。“从优酷诞生起,我们就知道中国的用户还是喜爱看剧集、电影、综艺节目……”古永锵思索着,并以实践坚定着自己的判断。
  在那个阶段,对宽带投入巨大的优酷,在播放速度和流量方面迅速压倒其他竞争对手,脱颖而出。每个阶段的社会焦点话题,如张钰事件、沈阳大雪等都被优酷敏锐地捕捉到了,优酷以飞快的速度成长着。
  古永锵对记者分析了优酷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视频,优酷什么都不做;只要是视频,优酷什么都做。我相信,随着网络的发展,用户产生业务,业务产业盈利,这就是前途。”
  2006年网络视频行业洗牌完成,国内视频网站锐减到不及10%,优酷依旧坐拥老大。随后,百度、搜狐等大佬也挤入这个市场,厮杀难免。靠着对冲基金和风投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古永锵身边的对手一个一个死去。这一年的12月,创办仅仅4年、账面亏损的优酷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全球在美独立上市的首家视频网站,当日股价大涨161%,是5年来纽交所首日涨幅最高的公司。古永锵笑了:“看着五星红旗在纽交所升起,感觉自己像是奥运明星。”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在互联网行业,跳槽和破产是每天习以为常的事。对于治企,老古有自己高超的管理艺术。
  在公司内部他推进独创的“一人一口”计划,基本做到全员持股,增强所有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对于核心团队,他更是要求凡事不必做到100分,只要80~90分就足够。对于很多同行提出的“优酷威胁论”,他公开宣称:“优酷仅植入广告和贴片广告赚钱就足够了,我们不会做成互联网电视台,也不会和各大电视台竞争,我们的节目永远在电视台播放后一天,大家是协同关系,不是敌对的。”这就是古永锵,一个总在改变残酷环境却不曾让环境动摇自己的人。
(据《企业观察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