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提升展会搭台政策支持 |
东营出口“三驾马车”领跑 |
| |
- 2013年01月16日
作者:
-
【PDF版】
|
|
 | 轮胎出口已成为东营市进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记者 郝文杰 摄 (资料片) |
|
本报记者 郝文杰 见习记者 董昊骞 摒弃价格竞争 轮胎行业出口逆势增长 轮胎行业是东营最大的出口行业。2012年以来,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等因素影响,欧盟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并且由于欧盟REACH法规和标签法的实施、海运费上涨、汇率变化等因素,轮胎出口成本大幅提升。 “危机面前,轮胎出口依靠低成本扩张越来越没有市场,必须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质量、环保、节能方面的竞争。”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企业加大工艺改进和新产品研发投入,开拓俄罗斯、南美等新兴国际市场,这也成为企业逆势发展重要因素。 摒弃价格竞争,走品牌、质量、环保、节能竞争的路子,成为东营轮胎行业的共识。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东营出口49.8亿美元中,轮胎出口30.8亿美元,增长15.5%,轮胎出口占到全市出口总额的61.8%。 举办国际展会 一场展会签下515亿美元 去年9月,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上,东营签订合同546个,签约总金额515亿美元。如今这一展会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六大行业展会之一。 “我们的产品有销往美国的抽油机,销往加拿大、委内瑞拉、东南亚等地的抽油杆,销往厄瓜多尔、阿曼、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的石油管材。”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2012年公司实现了出口总额的翻倍增长,公司的进出口总额与金融危机之前比有明显增加。 2012年东营市在出口商品中,除了轮胎之外,机电产品出口9.6亿美元,增长10.1%;石油钢管出口3.2亿美元,增长66.3%;汽车零件出口1.4亿美元,增长29%,都保持了高速增长。另外,高新技术产品、运输工具出口和半导体器件(主要为太阳能电池)出口下滑。 实施政策支持 进出口企业达到419家 在东营,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有419家,比去年同期增多了11家。其中,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23家,较去年同期多2家;过千万美元企业80家,较去年同期多11家。 东营不断加大对出口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提升重点培育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份额。万达宝通、科瑞石油装备、三阳纺织等东营重点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占公司出口总值的80%以上。 2008年起,东营发起举办了石油装备和橡胶轮胎两大国际化展会。除石油装备展外,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已举办三届,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轮胎行业展会。 在政策上,东营市还设立出口信用保险风险管控资金,对参加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给予补助。此外还对企业参加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等国际贸易摩擦应对发生的律师费用,给予50%资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