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2000多人无偿献熊猫血 |
广饶教师牛联中的“熊猫血联盟”网络遍布全国 | |
- 2012年12月05日
作者:
-
【PDF版】
|
|
 | 11月13日,牛联中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摆放着他的部分献血证。 本报记者 郝文杰 摄 |
|
广饶县陈官乡并不算大,38岁的牛联中和行走在这个乡间路上的小镇居民没有什么不同;直到他坐到自己那间简陋的办公室里,逐一打开自己创建的熊猫血联盟网站,化身为“牛牛”的牛联中,才展现出自己急公好义、古道心肠的一面。 从普通教师到熊猫血“盟主”,让牛联中发生如此大转变的,是他身上流淌的RH阴性A型血,是数万人中才有一个的稀有血型。正是因为稀有,牛联中从保全自己的生命出发,想到了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人,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数量稀少,在血荒不断蔓延的当下,熊猫血群体反而享受到了丰裕的安全。 血型如此不同,我出事怎么办 在牛联中的办公室里,他逐一打开自己参与的200多个QQ群,牛联中说,只有当自己和由他组织起来的2000多个稀有血志愿者在一起时,他才觉得无比安心。 而16年前的牛联中,却无时不生活在担忧中。当时,刚从东营师范学院毕业的牛联中,和所有同学一起参加了一次常规献血。但时隔不久,血站的工作人员就追着他来到了学校,“检查结果说,我是RH阴性A型血。在汉族人中,只有0.3%的人是这种血型,因为稀少,也被称为熊猫血。” 牛联中说,“他们可能怕我不愿意,还特意找到学校领导,请他们给我做思想工作,让我多献血。说因为我的血很少见,捐一次可以救不少人。” 牛联中告诉记者,看到自己的血液检查结果,他的第一反应是害怕,“原来我和别人是这么不一样,如果我出了危险,需要输血,也许方圆几十里,都找不到和我一样血型的人,到时候谁来救我?” 也正是出于对自身安危的担忧,牛联中又想到,那些和他一样的熊猫血携带者,也会和他生出同样的恐惧,如果大家互相帮助,就能增加彼此的安全感。 此后,牛联中间隔6个月就去捐献一次血,一次献血200毫升。一个大大的纸盒里放满了鲜红的献血证。 献出救命血 让济南病人转危为安 自发现自己是RH阴性血型后,牛联中便坚持义务献血,成为圈中小有名气的热心人。直到2003年8月的一天,济南一名病人在手术中出现大出血,急需RH阴性血。牛联中接到血液部门的电话后没多久,一辆专业采血车来到他供职的学校现场采血。200毫升的救命血被及时送到济南,病人最终得以痊愈。 这件事极大地震撼了牛联中,他感到要想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单靠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拥有稀有血型者应该团结起来。于是,2005年10月,牛联中加入了“中国RH阴性血之家”网站,并创建“山东省RH阴性血QQ群”。渐渐地,他认识了全国各地的稀有血型志愿者,和他们一起为求助者寻找救命血源。 像2010年3月2日,四川一名2岁的小男孩小辉急需“熊猫血”的帖子迅速成为各大网站关注的热门话题。牛联中最早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但是因为距离遂宁太远,他便在自己建立的QQ群上发出了倡议,请方便的爱心献血者能为小辉献血。在牛联中的帮助下,小辉顺利接受了输血,康复出院。
管理3个网站 救助600多名患者 至今,牛联中管理着4个QQ群的同时,还管理着3个网站,是“中国稀有血型之家”的站长、“中国稀有血型联盟”的站长之一、“燕赵稀有血型联盟”的版主。通过网络,已救助温州、天津、江苏等地的患者达600多人。现在,牛联中除了完成自己的正常工作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到了救助稀有血型患者的公益活动中。在互联网上,“求稀有血型找牛牛”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共识。 “现在成员越来越多,为了让稀有血型患者得到更加及时、快捷的救助,我们除了建立稀有血型联盟之外,还建立了2小时救助圈。”牛联中告诉记者,稀有血型救助联盟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如果某地稀有血型患者需要救助,他们先在围绕该地2小时可以到达的区域内寻找志愿者,这样既可以加快救助效率,也能减少志愿者的花销。 正是在牛联中的倡导下,“稀有血型联盟”运转顺畅、救治及时,在血荒蔓延的当下,可以如此成功地建立献血机制,显得尤为可贵。 对于稀有血型反而不缺血的情况,牛联中说,正是因为他们数量的稀少,才有更多的意愿去帮助他人,在爱心传递中,为自己预留下一份安全。 “对每一个加入联盟的‘熊猫血’市民,我都会告诉他们,如果你曾经得到过我们的帮助,请不要感谢我们,去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吧!这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当你去帮助他人的时候,也把这句话告诉他们,爱需要你我的传递!” 牛联中说:“我们现在的志愿者,都是可以固定的献血源。如果每个地方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人愿意主动献血,作为固定献血源的话,那么现在血荒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相关链接 (1)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在我国,99%的人血型均属阳性,RH阴性血非常少见。输血时,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要一样。而我国具有RH阴性血的人仅占千分之三,所以RH阴性血源非常不好找。 (2)血荒:血荒一般分为两种:一是ABO血型中极缺少其中一种;二是季节性血荒,逢夏季、冬季的节日时,血荒现象较为严重,甚至蔓延至全国。其原因据民意调查:54.5%的人认为献血容易用血难,35.5%的人认为无偿献血高价售卖不公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