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向困难老人和孩子献爱心 |
“一两百元钱换成柴米油盐够老人吃一个月” |
| |
- 2012年12月05日
作者:
-
【PDF版】
|
|
 | 4日,志愿者将花生油、鸡蛋等物品送到了杨秀英(左二)的家中。
本报记者 王娇 摄 |
|
本报12月4日讯(记者 王娇 见习记者 田小勇)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人员日。4日,东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志愿者们手拎花生油、面粉、鸡蛋、面条等,为辽河小区、海河小区南区的部分贫困家庭以及东营市启蒙特教康复中心的孩子们送去生活必需品。 4日下午,家住辽河小区的杨秀英老人看到志愿者来了,高兴得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据辽河小区社区工作站的孙桂花介绍,杨秀英老人今年已经69岁,老伴去世十多年了,老人一直靠纳鞋底赚取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家住海河小区南区的刘振山老人,也是志愿者此次看望的对象之一。老人今年65岁,40年前因为一场意外,腰部受伤,从此干不了重活。刘振山的老伴眼睛也不好,夫妻俩靠救济金过活。志愿者们为老人家送去了生活日用品。 “在年轻人看来,一两百元钱并不多,也就是朋友们凑在一起吃一顿饭的钱,但对于有些老人来说就不一样了,我们把这一二百元钱给老人买成柴米油盐,就够他们吃一个月的。”一名志愿者说。 随后,志愿者们又来到东营市启蒙特教康复中心,为孩子们送上面粉、鸡蛋等物品。有些志愿者的面孔常校长已经很熟悉了。常校长说:“志愿者王福卫不管刮风下雨,每隔一个星期都会来一次,为孩子们打扫卫生、帮忙对教具进行消毒清理,还经常为孩子们包水饺,已经坚持一年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