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打蒜薹一年紧忙三五天
2018年05月16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PDF版】
  蒜薹上的白色斑点是蒜油,时间长了能把手“烧”出泡。不带手套的话,拔出一根蒜薹,手上就会留下一个“印记”。
  馒头就着腌蒜。累了一上午,地头的饭吃着格外香。
  蒜薹收获。捆蒜薹时,才能直起身。
  ▼花官蒜薹收获了。
  ◥弯腰低头,打蒜薹需要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园园 崔立慧


  每年五月蒜薹收获季,花官各村的蒜地里,三五成群打蒜薹的工人,低着头快速而有节奏地向前推进。孙国辉和媳妇儿曾世莲早晨四点多就从博兴家里赶过来了,他们要忙到晚上六点多,到家天已经黑透。由于需要集中快速采收,打蒜薹的活一般也就持续三五天,不过顶着日头干活辛苦,少有年轻人愿意干,工人们的日工资也不算低。一天忙碌,老孙两口子能赚到五六百块钱。

日头越高打蒜薹越忙
嫌累,少有年轻人干这活

  五月中旬的天已经明显热了,上午11点多的蒜地里,即便不时有风吹来,但仍在升高的太阳让人感觉“晒得不行”。
  蒜地里,三五成群拔蒜薹的人们,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天儿越热越好拔。”微胖的老宋是几个姐妹中爱说笑的,她抬头看了看记者,手里的活儿并没有停,“你试试看好不好拔。”
  按照老宋说的方法,记者一只手抓住蒜薹帽,另一只手在下方微微用力,使劲一扥,断了。老宋笑起来,“没干过都这样,干多了就不断了。”说着,她右手将一根蒜薹完整拔出来,放到拿了一把蒜薹的左手里,再抽出一根白绳,三两下就系牢了。
  老宋和她的姐妹们家住博兴纯化,每年花官蒜薹集中采收时,她们都会来“赚个钱”,如此已经十来年。五十来岁的老宋是在这些人中不算大,“最大的是那个刘大姐,都七十了。”
  “年轻人都去厂子里上班了,谁愿意这么热的天,顶着大太阳在地里打蒜薹呀。”打蒜薹第一天,赵会莲找了三个人帮忙,其中最年轻的是孙国辉和媳妇儿曾世莲,不过俩人今年也都五十岁了。
  赵会莲家今年种了12亩地的大蒜,“一个人一天能打四分地左右蒜薹,明天得多找人,加上我们两口子,抓紧时间忙活这三五天。”   

馒头、腌蒜就是一顿午饭
忙活一天最高收入300元
   
  下午一点多,蒜地里的人渐渐少了,赵会莲拿出一筐子馒头和几头腌蒜,招呼工人们吃午饭,“农忙时候没那么讲究,吃饱为主。”除了馒头和腌蒜,相邻地块的邻居带来了几瓶啤酒和几个西红柿,打开一瓶送到赵会莲家的拖拉车上,“都喝上口,解渴。”
  午饭时间气氛要轻松活跃不少,人们也愿意唠些闲话,感叹下今年蒜薹的价格和工人的工资。“第一天一个人260块钱,后两天就涨了,一个人一天300块钱。”赵会莲感慨工人工资越来越高,“不过今年还不是最高的,去年最高的时候到400了都。”话不多的曾世莲也跟着附和,“收了蒜薹也落不下几个钱。”
  曾世莲和孙国辉两口子也是从博兴纯化来的,“早晨三点半就起来了,四点来钟就往这边赶了。”他们要忙到晚上六点多,到家的时候天都已经黑透了。
  “这时候家里也没啥活,就过来这边帮忙收蒜薹。”曾世莲家种了60亩地,“今年都种成麦子了,往年还会种些棉花。”种棉花的时候,曾世莲他们也会找人帮忙,“一个人一天大概七八十块钱。”
  闻言,赵会莲笑称要在收棉花的时候去帮忙,“把蒜薹的工钱挣回来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